首页> 中文学位 >兰州北编组站改编能力配置与车流组织方案优化研究
【6h】

兰州北编组站改编能力配置与车流组织方案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文献综述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思路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路线

2 兰州北编组站改编能力配置分析

2.1 兰州北编组站基本概况

2.2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系统)功能及应用情况

2.2.1 信息管理部分

2.2.2 作业过程控制部分

2.3 兰州北站运输组织现状分析

2.3.1 兰州北货物列车编组计划分析

2.3.2 兰州北货物列车车流组织现状分析

2.3.3 兰州北调车场分类线运用分析

2.3.4 兰州北车站交换车流现状

2.3.5 兰州北站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2.4 小结

3 编组站技术直达列车开行方案优化

3.1 编组站车流组织问题的研究现状

3.2 编组站直达列车开行模型假设

3.2.1 车流假设

3.2.2 路网假设

3.3 模型相关参数的说明

3.3.1 运输网络的集合参数

3.3.2 作业时间的有关参数

3.4.1 集结消耗时间

3.4.2 0-1规划模型建立

3.5 小结

4 兰州北编组站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0-1规划模型求解

4.1 遗传算法综述

4.2 模拟退火算法综述

4.3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4.4 兰州北编组站开行直达列车的混合遗传算法0-1规划模型算例实现

4.4.1 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

4.4.2 编码、种群生成、适值函数计算

4.4.3 遗传操作

4.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4.5 小结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逐步从区域性向路网性延展,相关路网建设、运输能力的不断扩充,铁路货物运输能力得到极大释放。与此同时,在路网结构、技术装备和运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按照优化运输组织、减少有调作业环节、加快货物送达速度、最大限度组织直通运输的基本思路,从路网性、区域性编组站入手,进一步完善主要干线编组站的分工布局和编组站间、编组站与区段站间相互衔接的车流组织,合理配置车站解编能力,是实现全路货物运输组织效率的最大化的必由之路。
  论文以兰州北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兰州北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SAM系统)设备功能、运用情况以及运输组织现状,对车站的站型布置、到达、解体、编组、出发作业和车站重、空交换车流、枢纽管重组织及列车到开组织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特定时间段内车站交换车流、枢纽管重及列车到开统计数据为依托,针对提高车站解编效率、加强机流衔接、合理安排作业计划,提出了对车流调整、解体编组、调车机运用、施工组织等影响运输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优化调整的方案。同时,基于路网通道化运输的思想,提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改编作业,以开行高质量技术直达列车为主导,针对兰州北编组站衔接的宝鸡东、新丰镇、郑州北、武汉北、株洲北和江村等编组站的车流量、集结消耗和中转作业时间进行统计,建立了兰州北站始发各编组站直达列车开行方案的数学模型,利用多阶段、多种交叉变异策略的改进混合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

著录项

  • 作者

    于泳;

  • 作者单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授予单位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利民;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编组站 ;
  • 关键词

    编组站; 改编能力; 车流组织; SAM系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