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在脊柱关节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的研究
【6h】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在脊柱关节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意义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词

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结果

一、SpA组一般情况

二、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情况及统计学描述

三、各实验室指标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及其在风湿性疾病中的意义

综述二 脊柱关节病疾病活动性及疗效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spondyloarthropathies),又称脊柱关节病(Spondylarthropathy,SpA),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侵犯脊柱、外周关节和关节周围结构的多系统炎性疾病,包括经典代表强直性脊柱炎、分类未定的脊柱关节病、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和幼年慢性关节炎等[1]。可出现骶髂关节、脊柱及外周关节不可逆的骨质破坏,它主要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并造成明显的社会经济负担,因而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非常重要。本病发病原因不明,迄今为止尚无公认的改善病情药物。因此,疾病活动性判断及疗效评价对于了解病情进展和评估各种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SpA的疾病活动性及疗效评价指标非常有限。BASDAI评分等临床指标主观性较强,而传统的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敏感性和特异性都相当低,更加敏感和有效的疾病活动性指标和疗效评价指标值得探寻。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oligomericmatrixprotein,COMP)是近10余年来新发现的软骨代谢标志物[2],能反应关节滑膜炎的活动性及骨与软骨破坏的一种较为敏感的血清学标记物。在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国内外有较多研究,而在脊柱关节病方面国内外研究甚少。
  研究目的:
  探讨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在脊柱关节病(SPA)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病情活动性及骨破坏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38例SpA患者治疗前,以及其中10例益赛普(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25mg,2次/周)治疗12周后患者及18例正常人血清COMP水平。同时检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小板、血沉、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α)并行骶髂关节CT分级,同时记录患者BASDAI、BASFI、BASMI、ASDAS-ESR、ASDAS-CRP评分及夜间脊柱痛VAS,分析它们与COMP的相关性。
  结果:
  SpA患者组血清COMP水平为(30.835±8.53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639-2.939)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情活动组血清COMP水平为(34.168±7.988)ng/ml,明显高于非活动组的(25.122±6.243)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例益赛普治疗后SpA患者血清COMP水平为(17.670±7.199)ng/ml,较治疗前的(35.645±7.381)ng/ml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MP水平与夜间脊柱痛VAS、ESR、CRP及骶髂关节CT分级正相关,与BSADAI、BSAFI、ASDAS-ESR、ASDAS-CRP正相关,与年龄、病程、BASMI、血小板、TNF-α及外周关节受累无明显相关。
  结论:
  SpA患者血清COMP高水平存在提示病情活动,可能预示明显骨质破坏,血清COMP有可能成为判断SpA疾病活动性和疗效的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