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体外长期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时相生物学特性研究
【6h】

体外长期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同时相生物学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方法

结果

1.hBMSCs的分离、培养及细胞形态学变化

2.hBMSCs的细胞鉴定结果

3.传代培养对细胞增殖速度的变化

4.hBMSCs不同代数hBMSCs表面标志蛋白表达情况

5.不同代数hBMSCs细胞周期的改变

讨论

一.骨髓干细胞

二.骨髓干细胞的分离鉴定

三.干细胞与肿瘤

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长期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不同时相的生物学特性的变化,为干细胞的体外安全性评估提供可靠的研究依据。
   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hBMSCs,进行长期体外培养。在不同培养时相,采用相差显微镜记录hBMSC的形态变化,并记录不同代数的细胞传代所需时间,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培养时相的细胞表面标志抗原表达变化和细胞周期变化。
   结果: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分离出hBMSCs,体外长期培养并追踪观察了25代,共248天。原代细胞培养早期(第15代之前),细胞的各项指标相对稳定;而培养后期,细胞形态、增殖速度、细胞表面标志抗原表达均发生改变,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CD44、CD90表达明显下降;处于静止期的细胞显著减少,处于活跃增殖期的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结论:
   体外长期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增加,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发生改变,逐步失去干细胞特性。本研究为干细胞体外安全性的评估提供了研究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田蒙;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外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章庆国;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人体细胞学 ;
  •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培养; 生物学特性; 安全性评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