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体育选项课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效果的实验研究
【6h】

不同体育选项课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效果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1.1选题依据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1.2.2国内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1.2.3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实验法

2.2.3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体质定义的界定

3.2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

3.3体育项目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实验分析

3.3.1篮球课实验前后体质变化的分析

3.3.2跆拳道课实验前后体质变化的分析

3.3.3田径课实验前后体质变化的分析

3.3.4羽毛球课实验前后体质变化的分析

3.4体育项目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比较研究

3.4.1不同体育项目实验前后身体形态的比较分析

3.4.2不同体育项目实验前后身体机能的比较分析

3.4.3不同体育项目实验前后身体素质的比较分析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现代基础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学校体育也经历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变化,2002年北京市在普通高校大一实施体育选项课,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兴趣爱好的同时也给教育改革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并且通过10年的实践发现:大学生的体质不如中学生,中学生的体质不如小学生。鉴于很多学者都是从单个体育选项课来分析探讨大学生的体质,对于高校课程改革后各个体育选项课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效果研究的不是很全面,故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北京体育大学2009级非体育专业的94名本科学生进行篮球、跆拳道、田径、羽毛球的教学对比实验,对实验前后学生体质变化的情况比较分析,力图系统的研究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程度,以其寻求一种更科学、更有效的课程设置方案,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提供理论依据。结论如下:
  1、经过篮球选项课实验教学后,对促进男大学生体重和身体素质50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台阶试验指标上和女大学生50米、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握力、台阶试验指标上有很好的影响。
  2、经过跆拳道教学课后,有利于大学生体重和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方面男大学生仰卧起坐和坐位体前屈及女大学生50米、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的良好发展。
  3、经过田径教学课后,对促进大学生体重和身体素质50米、仰卧起坐、台阶试验和立定跳远指标上有很好的影响。
  4、经过羽毛球教学课后,有利于男大学生体重、身体机能,女大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方面男大学生仰卧起坐、握力及女大学生坐位体前屈、握力的良好发展。
  5、通过32学时的田径、篮球、跆拳道、羽毛球的教学实验,男大学生体质情况表现为:体重效果位于首位的是跆拳道;身体机能、耐力素质和下肢爆发力素质是田径;腰腹部肌肉耐力素质、速度素质和柔韧素质是篮球;上肢力量素质是羽毛球;女大学生体质情况表现为:体重和腰腹部肌肉耐力素质改变最大的是跆拳道;身体机能、速度素质和下肢爆发力素质是田径;耐力素质和上肢力量素质是篮球;柔韧素质是羽毛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