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印尼Jabung区块N.Geragai底水凝析气-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6h】

印尼Jabung区块N.Geragai底水凝析气-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印尼Jabung区块N.Geragai G40底水凝析气-油藏地质、开发特征

1.1 N.Geragai G40油气藏概况

1.2 G40底水凝析气-油藏的地质特征

1.2.1沉积环境

1.2.2构造特征

1.2.3储层分布及物性特征

1.2.4储层流体分布

1.2.5压力、温度系统

1.2.6流体组成与物性

1.3 G40底水凝析气-油藏的开采特征

1.3.1初期衰竭式开采油环

1.3.2循环注气开采油环

1.4 G40底水凝析气-油藏进一步开发面临的新问题

第二章底水凝析气-油藏数值模拟方法

2.1多组分多相流体渗流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2.1.1多组分多相流体渗流数学模型

2.1.2组分模型求解方法

2.2直井和水平井的产量计算

2.3边底水处理

2.3.1网格水体

2.3.2数值水体

2.3.3解析水体

2.4油藏井筒管流一体化模拟计算技术

2.4.1单相流体垂直管流压力损失计算

2.4.2油、气井多相流体垂直管流压力损失计算

2.4.3 G40凝析气-油藏多相流体垂直管流计算实例与参数确定

2.4.4油藏井筒管流一体化模拟计算技术

2.5数据准备

2.5.1三维地质模型数据体

2.5.2 G40凝析气-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

2.5.3 G40凝析气-油藏流体相态分析与实验拟合

2.5.4 G40油气藏的边界参数

2.5.5井的属性

第三章G40底水凝析气-油藏底水、气项气锥进机理模拟研究

3.1底水气顶油藏锥进的机理分析

3.2 G40凝析气-油藏水平井锥进的机理模拟

3.2.1单井锥进的地质模型描述

3.2.2水平井突破时间和完井层位系数

3.2.3 G40水平井突破时间和完井层位优化数模回归公式

3.2.4应用公式计算G40油气藏水平井突破时间和完井层位系数

3.2.5小结

第四章底水凝析气-油藏历史拟合方法研究

4.1历史拟合方法

4.2参数调整原则

4.3 G40凝析气-油藏油气储量拟合

4.4 G40底水凝析气-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

4.4.1油气水产量拟合

4.4.2地层压力拟合

4.4.3生产井井口压力拟合

4.5 G40底水凝析气-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的认识

4.5.1流体PVT实验拟合

4.5.2直井与水平井效果

4.5.3断层封闭性认识

4.5.4边底水能量分析

4.5.5气顶注气的效果分析

4.5.6 G40油气藏开采程度和潜力

第五章N.Geragai底水凝析气-油藏开发调整数值模拟研究

5.1开发方式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

5.2注气量与注气时间效果分析

5.3供气能力与稳产年限分析

5.4后期循环注气对原油和气的采收率影响。

5.5按照供气合同G40分担的供气量预测采气量和稳产期

5.6新井效果分析

5.7高压气产量和低压气产量分析

5.8 G40开发调整结论与建议

第六章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对底水凝析气-油藏开发该文从理论和技术应用上系统深入地进行了这类油气藏数值模拟研究,应用Eclipse软件的组分模型对N.Geragai G40底水凝析气-油藏进行了数值模拟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对凝析气-油藏的数值模拟研究采用组分模型与井筒多相管流一体化模拟技术,先从理论上介绍了组分模型数值模拟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再应用数值模拟软件对G40凝析气-油藏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对流体相态分析与实验拟合后,建立G40油气藏包括直井和水平井多相管流的组分模型,对G40凝析气-油藏及单井的油、气、水、地层压力与井口压力等参数进行历史拟合.特别是对井口压力进行拟合和预测,这为地面工程设备建设提供了依据.在历史拟合过程中总结了历史拟合的方法和原则以及对G40油气藏的一些认识:◆根据NG13和NG18井的气油比拟合判断该井附近断层为封闭断层.◆调整水体大小进行历史拟合确定G40油气藏的水体倍数为64倍.◆通过顶部注气效果分析和注气层G40.3和G40.5与不注气层G40.7对比,得出G40油气藏顶部注气对抑制边底水锥进有明显效果.G40凝析气-油藏循环注气的开发方式模拟中得出:如果油气藏从开始开发就干气全部回注比不注气开发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1.2﹪.通过G40凝析气-油藏较好的历史拟合及对各种方案预测结果对比后提出G40油气藏下一步开发调整的优化方案,推荐预测方案-10(现有井加上两口新井)为最优方案,与其它方案相比不仅能够满足供气合同而且具有最高油采收率21.4﹪.此外,对底水凝析气-油藏底水锥进进行机理分析,考虑G40凝析气-油藏循环注气开发特征引入循环注气比G<,ip>(注气量与采气量的比)的影响,用数值模拟方法对Papatzacos<'[7]>等人提出的气、水同时锥进时计算水平井突破时间和完井层位系数的半解析公式进行回归.通过公式计算和实际情况表明:G40油气藏水平井的优化完井层位在油层中部,平均水平井的见水、见气时间为85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