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世界乒乓球优秀男子进攻型打法选手发抢段技战术特征
【6h】

世界乒乓球优秀男子进攻型打法选手发抢段技战术特征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2 文献综述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录像观察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球台区域的划分

4.2对张继科发抢段技战术分析

4.2.1对张继科发球落点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2.2对张继科发球线路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2.3对张继科发球旋转分析

4.2.4对张继科抢攻技术运用分析

4.3对马龙发抢段技战术分析

4.3.1对马龙发球落点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3.2对马龙发球线路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3.3对马龙发球旋转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3.4对马龙抢攻技术运用分析

4.4对王皓发抢段技术分析

4.4.1对王皓发球落点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4.2对王皓发球线路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4.3对王皓发球旋转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4.4对王皓抢攻技术运用分析

4.5对马琳发抢段技术分析

4.5.1对马琳发球落点分析

4.5.2对马琳发球线路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5.3对马琳发球旋转分析

4.5.4对马琳抢攻技术运用分析

4.6对波尔发抢段技术分析

4.6.1对波尔发球落点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6.2对波尔发球线路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6.3对波尔发球旋转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6.4对波尔抢攻技术运用分析

4.7对水谷隼发抢段技术分析

4.7.1对水谷隼发球落点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7.2对水谷隼发球线路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7.3对水谷隼发球旋转和得失分情况分析

4.7.4对水谷隼抢攻技术运用分析

4.8对6名运动员发抢段技术对比分析

4.8.1对6名运动员发球落点情况总体分析

4.8.2对6名运动员发球线路情况总体分析

4.8.3对6名运动员发球旋转情况总体分析

4.8.4对6名运动员抢攻情况总体分析

4.9对6名运动员在相持阶段最后一板技术情况分析

4.9.1对6名运动员在相持阶段最后一板技术得失分总体分析

4.9.2对6名运动员在相持阶段最后一板技术得失分对比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6名优秀世界男子进攻型打法选手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研究,找出选手的发抢段技战术特征,总结规律为选手提供提高和改进量化依据。通过观察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发球落点和线路,马琳和马龙的主要发球落点集中在中路短球,王皓发球主要集中在正手位半长球和中路短球;波尔和水谷隼发球主要集中在正手小三角和中路短球;张继科的发球落点较为全面,集中在正手位小三角、正手位半长球和中路短球。
  2、发球旋转,张继科以发下旋球和逆侧下旋球为主,马龙以发侧下旋球和不转球为主要得分技术,王皓以发不转球和侧上旋为主要得分技术;波尔除不转球使用效果较好外,其他发球旋转使用效果一般;马琳发球主要以侧上旋和侧下旋配套使用,侧上旋球是其主要得分手段;水谷隼发球旋转变化较多,发球整体效果好,是其优势技术。
  3、第三板抢攻使用和效果,比赛胜负关键依旧集中在前几拍抢攻争夺上,张继科打法积极主动,正反手抢攻杀伤力强,尽可能利用其打法凶狠特点在前三板尽早解决战斗;马龙在第三板抢攻技术中,主要依靠侧身抢攻和反手抢攻,正手进攻突出“快”字,上手积极主动击球点早,拉球弧线控制得好,发球轮套路组合衔接流畅;第三板抢攻中直板横打技术是王皓主要得分手段;马琳第三板进攻节奏变化较多,拉球爆冲与拉球不发力过渡相结合,节奏变化飘忽不定,一板正手快带打回头球技术质量高,正手侧身爆冲弧圈球是其优势,重视正手抢攻是马琳在抢攻技术中的主要得分手段,另外控球能力强,小球技术使用细腻;反手技术是波尔抢攻中主要得分技术,另外侧身抢攻和台内挑打使用效果好;水谷隼进攻中节奏感较强,长短快慢层次分明,同时进攻隐蔽性强。
  4、第三板抢攻线路,王皓主要抢攻优势线路是正手直线和中路直线;马龙主要抢攻优势线路是反手直线和正手斜线;张继科主要抢攻优势线路是正手斜线和中路直线;马琳主要抢攻优势线路是正手斜线、中路直线和反手斜线;波尔除抢攻中路直线稍好外,其他抢攻线路使用效果一般,还需加强;水谷隼在第三板抢攻线路整体运用上效果一般,说明其第三板抢攻质量还需提高。
  5、第三板抢攻落点,端线两大角依然是6名运动员抢攻落点直接得分主要区域,从第三板抢攻质量上,张继科和马琳要优于其他选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