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女排“五连冠”报道与国家/民族认同建构研究
【6h】

女排“五连冠”报道与国家/民族认同建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国家/民族认同的研究现状

2.1.1 有关国家认同的研究

2.1.2 有关民族认同的研究

2.2 有关体育与国家/民族认同的研究

2.3 有关体育新闻传播与国家/民族认同的研究

2.4 有关女排五连冠及女排精神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文本分析法

4 分析与讨论

4.1 关于国家/民族认同建构的界定

4.1.1 关于认同

4.1.2 关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

4.1.3 关于新闻建构

4.2 关于女排“五连冠”报道建构国家/民族认同方式的分析

4.2.1.女排五连冠的报道量的统计分析

4.2.2女排五连冠报道建构国家认同的基本方式

4.2.3 女排五连冠报道建构民族认同的基本方式

4.2.4 女排“五连冠”报道国家认同建构、民族认同建构的关系

4.3 关于女排“五连冠”报道建构国家/民族认同合理性与局限性的分析

4.3.1 女排“五连冠”报道建构国家/民族认同的合理性分析

4.3.2 女排“五连冠”报道建构国家/民族认同局限性的分析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女排五连冠是新中国体育史上一段光辉的历史,女排的每次胜利都能激发出国人对于国家的热爱,对于民族的忠诚。而伴随女排五连冠的“女排精神”也成为了整个中国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本文以认同理论、建构理论为依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报》的报道为研究文本,以1981年至1986年间女排五连冠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女排五连冠报道通过建构国人对于国家的异同感、归属感、忠诚感和理想感的方式,完成了国家认同的建构。同时,还通过对于“中华民族”这一群体身份的建构,以及对“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的塑造与传播完成了民族认同的建构。这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努力创建四个现代化的背景下,产生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国家/民族认同建构不仅是女排五连冠报道的重要功能,也是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重大国际赛事报道的重要功能。
  但是在女排五连冠报道在建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借鉴马克思.韦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理论,女排五连冠期间的报道由于对于体育的工具理性的过度追求以及价值理性的缺失,导致体育新闻报道中容易产生报道话语呈现泛政治化的表达、缺乏人文精神以及缺乏其他类型的体育报道,同时也很可能引发狭隘的爱国主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