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形态及T2值MR测量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6h】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形态及T2值MR测量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损伤的MRI形态评分及T2值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按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膝关节OA诊断标准,收集2015年3月至2015年10月65例膝关节OA患者为OA组,另选取健康受试者1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在进行膝关节MRI检查前,均接受西安大略和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采用Philips Achieva3.0T TX双梯度超导型磁共振,8通道膝关节线圈对所有受试者膝关节进行矢状位PDW-SPAIR,矢状位T1WI-aTSE,矢状位T2WI-TSE,冠状位PDW-SPAIR,矢状位3D-WATSc,矢状位T2 mapping扫描。图像数据传至Philips Extended MR WorkSpace2.6.3.5后处理工作站,利用MPR将矢状位3D-WATSc序列图进行多平面重组,按修订的全器官磁共振评分(Whole-Orga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ore, WORMS)将膝关节软骨划分为股骨内侧区、股骨外侧区、胫骨内侧区、胫骨外侧区、髌骨区五个亚区,结合膝关节常规序列按WORMS8点评分制0-6分对膝关节各亚区软骨形态进行评分,OA组根据WORMS,划分为0~1为轻度(OA1)组,2~3为中度(OA2)组,4~6为重度(OA3)组。矢状位T2 mapping序列经后处理工作站自动生成T2灰阶图,利用手动划界对膝关节5个亚区软骨T2值进行测量,每区T2值重复测量3次并取平均值。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可信度95%,显著性水平0.05。运用卡方(χ2)检验和t检验对OA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采用Pearson简单相关分析评价OA组各亚区软骨T2值与WORMS的相关性,OA组T2值及WORMS与WOMAC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NK法及LSD-t检验比较各亚区T2值在对照组、OA1组、OA2组及OA3组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对对照组与OA1组存在差异的亚区,分析其最佳T2阈值。
  结果:
  1.65例患者平均年龄(50.1±9.3)岁,男性19例(占29%),女性46例(占71%),右膝27例(占41.5%),左膝38例(占48.5%);10例健康受试者平均年龄(51.8±6.3)岁,男性3例(占30%),女性7例(占70%),右膝4例(占40%),左膝6例(占60%);OA组及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及膝关节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除股骨外侧区外,OA组软骨T2值与软骨形态WORMS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57~0.854,P<0.05。
  3.除股骨外侧区外,其余各亚区T2值在各组间不全相等,随分级程度增大各亚区T2值逐渐增高;两两比较发现除胫骨外侧区对照组与OA1组间,髌骨区OA1组与OA2组间T2值差异无明显外,其余各亚区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4.髌骨区、内侧股骨区、内侧胫骨区T2值在对照组与OA1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值诊断出膝关节早期OA的敏感性分别为78.3%、68.2%、54.8%,特异度分别为100%、80%、70%。
  5. OA组T2值与临床表现WOMAC总评分、疼痛、僵硬及活动度各亚领域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01、0.384、0.357、0.512,P<0.05;OA组WORMS评分与临床表现WOMAC总评分、疼痛、僵硬及活动度各亚领域评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6、0.690、0.493、0.817,P<0.05。
  结论:
  1.MRI半定量评价指标WORMS能有效地评价膝关节OA软骨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临床表现。
  2. MRI定量评价指标T2值能够区分膝关节OA软骨损伤程度,发现软骨形态改变前病变,并解释其临床表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