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榧树天然种群主要性状变异规律研究
【6h】

榧树天然种群主要性状变异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引言

1.2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榧树营养体性状变异规律研究

2.1研究地点的选择与概况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榧树开花性状变异规律研究

3.1试验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榧树产量及种实性状变异规律研究

4.1试验材料与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榧树出核率等性状变异规律研究

5.1试验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榧树脂肪酸性状变异规律研究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2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榧树性状相关关系研究

7.1试验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结论

8.2讨论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对榧树天然种群主要性状变异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榧树天然种群各性状在各产地内和产地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
  榧树天然种群树体性状在产地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树体的树高、干高、冠高、胸径、冠幅、树高径比、高冠比、树径冠比等性状在产地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产地间树高、干高、冠高、胸径、树高径比、高冠比、树径冠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冠幅在产地间差异不显著。
  榧树天然种群枝条性状在产地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产地内变异系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枝形指数、枝长、枝径、叶数、叶密度、分枝角。产地间枝条性状中的枝径、叶数、枝形指数和叶密度在产地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枝梢长达到显著水平,分枝角则差异不显著。
  榧树天然种群的花期一般从3月末到4月中下旬,各产地间花期差别不大。
  榧树天然种群不同枝条部位开花量在产地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在各个产地内榧树主枝开花数、侧枝开花数、枝顶开花数、枝侧开花数、枝条开花总数等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枝顶开花数、主枝开花数、侧枝开花数、枝侧开花数、枝条开花总数。
  榧树天然种群种实产量性状在产地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产地内各性状的变异系数相互之间差别不大。富阳的各项变异系数值都显著低于黟县和建德的同类值。产量性状在产地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单株产果量、单株核产量、单株仁产量、单位冠幅果产量、单位冠幅核产量、单位冠幅仁产量6个性状在产地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榧树天然种群种实性状在产地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各产地内榧树果长、果径、果重、果长径比、核长、核径、核重、核长径比、仁长、仁径、仁重、仁长径比在产地内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实性状在产地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果径、果重、果长径比、核径、核重、核长径比、仁径、仁长径比在产地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果长、仁重在产地间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核长、核径在产地间差异则不显著。
  榧树天然种群出核率等性状在产地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黟县、富阳、建德各产地内榧树出核率、干出核率、干出仁率、核含水率、仁含油率等性状在各产地内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出核率等性状在产地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鲜出核率、干出核率、干出仁率、核含水率、仁含油率等性状在产地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榧树天然种群种仁中脂肪酸组成主要成分为: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三者占到了脂肪酸总成分的70%以上,其次还有硬脂酸、亚麻酸、花生酸和贡多酸。其中脂肪酸组成主要成分在产地内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花生酸和贡多酸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脂肪酸组成主要成分在产地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贡多酸在产地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通过榧树天然种群种实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产地内和产地间榧树表型性状、经济性状和脂肪酸组分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