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亚热带桉树人工林不同经营模式土壤碳动态变化及其调控机制
【6h】

南亚热带桉树人工林不同经营模式土壤碳动态变化及其调控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1.3 研究方法概述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南亚热带自然概况

2.1.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自然概况

2.2 样地概况和样方设计

2.2.1 样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和分析

2.3.1 土壤理化性质

2.3.2 凋落物取样方法

2.3.3 细根取样方法

2.3.4 土壤呼吸测定

2.4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2.4.1 研究内容

2.4.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意义

2.4.3 技术路线图

2.5 统计分析

第三章 固氮树种与桉树混交对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呼吸季节变化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研究地点及实验设计

3.2.2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土壤碳储量和有机碳化学组成

3.3.2 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

3.3.3 与土壤呼吸相关的环境因子季节变化

3.3.4 自养呼吸与异养呼吸对总呼吸的贡献比例季节动态

3.4 讨论

3.4.1 土壤碳储量和碳化学组分

3.4.2 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季节变化

3.4.3 自养呼吸及异养呼吸对总呼吸的贡献率

第四章 固氮树种与桉树混交对土壤不同呼吸组分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研究地点及实验设计

4.2.2 土壤呼吸、土壤温度及水分含量的测定

4.2.3 土壤C、N含量、细根生物量、凋落物量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土壤呼吸与土壤温湿度的关系

4.3.2 土壤呼吸各组分年累积通量

4.3.3 土壤各呼吸组分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

4.4 讨论

4.4.1 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4.4.2 土壤呼吸模型

4.4.3 土壤呼吸组分年累积量及其相关因子

第五章 固氮树种与桉树混交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研究样地及其实验设计

5.2.2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5.2.3 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固氮树种与一代桉树混交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5.3.2 固氮树种与二代桉树混交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5.4 讨论

5.4.1 固氮树种增加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

5.4.2 固氮树种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4.3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第六章 固氮树种与桉树混交对土壤微生物功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研究样地及其实验设计

6.2.2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6.2.3 数据分析

6.3 实验结果

6.3.1 固氮树种(马占相思)对桉树一代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影响

6.3.2 固氮树种(降香黄檀)对桉树二代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影响

6.4 讨论

6.4.1 固氮树种对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4.2 土壤酶活性影响土壤有机碳的存储和稳定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桉属是中国南方大面积种植的一类人工林,伴随着桉树人工林迅速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不合理的经营管理也带来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土壤呼吸即土壤表面CO2的排放,其排放量在决定生态系统作为碳源或碳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揭示土壤有机碳的输入和释放动态变化及其调控机制对全球碳收支的描述和估算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有关人工林的经营管理对土壤碳固持的影响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选取了位置相邻,具有相似的立地条件的南亚热带四种桉树人工林类型:桉树一代纯林(PP1)、桉树一代/马占相思混交林(MP1)、桉树二代纯林(PP2)、桉树二代/降香黄檀混交林(MP2)。主要采用常规理化实验分析方法、Li-Cor-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红外气体分析仪法、磷脂脂肪酸(PLFA)法和酶底物法,研究了(1)不同连栽的桉树纯林及其与混交林不同土壤呼吸组分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2)不同连栽的桉树纯林及其混交林土壤年累积呼吸的差异及其相关因子;(3)不同连栽的桉树纯林及其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的生物和非生物因子;(4)不同连栽的桉树纯林及其混交林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及其环境因子。本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固氮树种对南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碳固持潜力的影响及其微生物机制,为我国高碳汇桉树人工林的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桉树4种人工林土壤总呼吸速率及各呼吸组分速率季节变化均与5cm处土壤温度(T5)变化基本相似,季节变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5cm处土壤温度。峰值出现在6-8月,谷值出现在12月底至1月初。土壤含水量(SWC)仅与MP2林土壤呼吸在时间上存在弱的负相关,与其他三个林分土壤呼吸均无相关关系。
   (2)通过壕沟法对桉树不同人工林各呼吸组分自养呼吸(RR)和异养呼吸(RH)进行分离,研究发现,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的时间上的变异可以由5cm处土壤温度通过指数模型解释。PP1和MP1、PP2和MP2之间总呼吸全年累积量(RS)、自养呼吸累积量(RR)和异养呼吸累积量(RH)都有显著性差异。PP1的全年累积土壤总呼吸通量为(1106.47 g C m-2),比MP1(968.66 g C m-2)增加了12.45%; PP2的全年累积土壤总呼吸通量为1147.41 g Cm-2,比MP2(844.08 g C m-2)增加了26.44%。MP1的自养呼吸累积量(403.99 g C m-2)比PP1(693.13g C m-2)减少了41.71%,但其异养呼吸累积量(564.66 g C m-2)却比PP1增加了36.61%; MP2的自养呼吸累积量(506.72 g C m-2)比PP2的降低了MP2(136.87 g C m-2)降低72.99%,而其异养呼吸累积量(707.21 g C m-2)比PP2(640.69 g C m-2)增加了10.38%。异养呼吸贡献率由PP1的37.54%增加到MP1的58.25%,从PP2的56.03%增加到MP2的83.94%。纯林和混交林的细跟生物量差异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凋落物有机质含量、土壤C/N比率、凋落物量和凋落物C(∶)N的不同而造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差异是导致自养呼吸异养呼吸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RS、RR与土壤碳储量(0-10cm)凋落物量显著负相关,而与细根生物量和凋落物C/N显著正相关;而RH仅与凋落物C/N显著负相关。PP1和MP1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温度敏感性(Q10)没有差异。然而,在PP2和MP2之间,异养呼吸温度敏感性(Q10)没有差异,MP2自养呼吸温度敏感性(Q10)显著高于PP1。
   (3)PP1和MP1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总的磷脂脂肪酸量(Total PLFAs)(作为评估微生物量的指标)。在干季和湿季,MP1的微生物量比PP1分别高出27.56%和21.86%,均显著高于PP1。MP1和MP2混交林的细菌、放线菌、丛枝菌根真菌都显著高于对应的PP1和PP2纯林,而真菌刚好相反,混交林的真菌生物量均低于相对应纯林,MP1的总土壤微生物量显著高于PP1,但MP2的土壤总微生物量没有显著提高。马占相思与桉树一代混交8年后,显著提高了总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丛枝杆菌的相对丰富度和显著降低真菌的相对丰富度;而降香黄檀与桉树二代混交4年后,显著提高细菌相对丰富度和显著降低真菌的相对丰富度。通过冗余度分析(RDA),得出造成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固氮树种引入后,改变了凋落物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增加土壤氮含量及其有效性,是驱动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固氮树种通过驱动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将可能增加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和提高有机碳的稳定性。
   (4)固氮树种(马占相思)和桉树混交8年后,对土壤酶活性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干季(2月),固氮树种和桉树一代混交能显著提高土壤水解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对其它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小;在湿季(8月),和纯林相比,混交林土壤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有了显著的提高,但过氧化物酶活性却显著减少。固氮树种(降香黄檀)和桉树二代林混交4年后,对土壤酶活性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于季(2月),固氮树种(降香黄檀)和桉树二代混交能显著提高土壤水解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对其它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小,均无显著差异;在湿季(8月),和纯林相比,混交林土壤的β-葡萄糖苷酶活性有了显著的提高,但过氧化物酶活性却显著减少。本研究结果表明,固氮树种与林桉混交后,能明显改变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固氮树种引入后,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氮的有效性和可利用性,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生物量和结构,显著增加了细菌的生物量和丰富度,但显著减少了腐生真菌的生物量和丰富度,从而造成了跟这些微生物紧密相关的土壤水解酶活性显著增加和氧化酶活性的显著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影响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输入和稳定的酶动力学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