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鹤(Grus leucogranus)迁徙路线及中途停歇地的卫星跟踪研究
【6h】

白鹤(Grus leucogranus)迁徙路线及中途停歇地的卫星跟踪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引言

1.1卫星跟踪技术在鸟类迁徙和栖息地方面的研究

1.1.1鸟类迁徙研究

1.1.2鸟类栖息地研究

1.2卫星跟踪技术在鹤类迁徙和栖息地方面的研究

1.2.1鹤类迁徙研究

1.2.2鹤类栖息地研究

1.3白鹤迁徙和栖息地研究

1.3.1白鹤迁徙研究现状

1.3.2白鹤栖息地研究

1.4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地概况

2.2研究方法

2.2.1跟踪白鹤的来历和跟踪器的佩戴

2.2.2跟踪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2.2.3中途停歇地的确定与分类

2.2.4温度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第三章白鹤的迁徙路线

3.1白鹤的迁徙和迁徙路线

3.1.1白鹤951的迁徙和迁徙路线

3.1.2白鹤952的迁徙和迁徙路线

3.1.3白鹤953的迁徙和迁徙路线

3.1.4白鹤954的迁徙和迁徙路线

3.1.5白鹤955的迁徙和迁徙路线

3.1.6白鹤956的迁徙和迁徙路线

3.2白鹤的春季和秋季迁徙路线

3.2.1白鹤的秋季迁徙路线

3.2.2白鹤的春季迁徙路线

3.3白鹤跨越大兴安岭、渤海和大别山的方式

3.4讨论

3.4.1白鹤的越冬地、重要中途停歇地和繁殖地

3.4.2白鹤迁徙路线

3.4.3白鹤迁徙跨越障碍

3.4.4救护白鹤的放飞

第四章白鹤迁徙中途停歇地

4.1白鹤中途停歇地概况

4.1.1白鹤951的中途停歇地

4.1.2白鹤952的中途停歇地

4.1.3白鹤953的中途停歇地

4.1.4白鹤954的中途停歇地

4.1.5白鹤955的中途停歇地

4.1.6白鹤956的中途停歇地

4.2白鹤中途停歇地类型

4.2.1补给停歇地

4.2.2休息停歇地

4.3讨论

4.3.1长期补给停歇地

4.3.2短期补给停歇地

4.3.3休息停歇地

5.1.1迁徙开始时间

5.1.2迁徙结束时间

5.1.3迁徙过程中到达和离开长期补给停歇地的时间

5.1.4迁徙过程中的飞行时间

5.1.5迁徙过程中的停歇时间

5.1.6长期补给停歇地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的时间

5.1.7迁徙时间与温度的关系

5.2迁徙距离

5.2.1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的迁徙距离

5.2.2长期补给停歇地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的迁徙距离

5.2.3连续两个停歇地之间距离

5.2.4迁徙距离与时间的关系

5.3飞行瞬时速度

5.4飞行海拔

5.5中途停歇地特点

5.5.1中途停歇地分布

5.5.2中途停歇次数

5.6讨论

5.6.1迁徙时间

5.6.2迁徙距离

5.6.3飞行瞬时速度

5.6.4飞行海拔

5.6.5中途停歇地特点

第六章结论

6.1迁徙路线

6.2中途停歇地

6.3迁徙特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白鹤(Grus leucogranus),属鹤形目鹤科鹤属,为大型涉禽。IUCN将白鹤列为极危(CR)物种,我国将白鹤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中将其列为濒危级物种。目前全世界约有3500~4000只白鹤,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可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种群,均繁殖于俄罗斯北部,越冬地分别在中国、印度和伊朗。中部种群和西部种群数量极少,东部种群99%越冬于中国长江中下游的鄱阳湖。目前白鹤东部种群面临的主要威胁是迁徙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适宜栖息地的减少和退化。白鹤东部种群秋季迁徙的迁徙路线和重要停歇地已基本掌握。本研究在国内首次运用新的卫星跟踪技术,对白鹤东部种群的迁徙路线和中途停歇地进行了研究,以期进一步了解白鹤的迁徙,尤其是白鹤春季迁徙路线和中国境内更为具体的迁徙停歇地,为了解白鹤携带禽流感的潜在威胁提供基础性资料,以及进一步分析20年间湿地变化对白鹤迁徙路线和中途停歇地的影响提供依据。 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给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辽宁獾子洞国家级湿地公园救护的7只白鹤佩戴卫星跟踪器。运用卫星跟踪技术获得白鹤迁徙过程中的位点数据(包括经度、纬度、海拔)、定位时间、运动瞬时速度、定位等级等数据,整理并统计后得到迁徙路线和中途停歇地的各类基础数据,得出了白鹤东部种群确定的春季和秋季迁徙路线,并依据中途停歇地的停留时间,将白鹤中途停歇地分为长期补给停歇地、短期补给停歇地、昼夜停歇地、昼间停歇地和夜间停歇地5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白鹤的迁徙路线 4只成功完成春季和秋季迁徙的白鹤,均越冬于江西鄱阳湖,繁殖于俄罗斯亚纳河下游与因迪吉尔卡河下游之间的北极苔原沼泽湿地,长期补给停歇地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西南部的沼泽湿地。2015年春季从越冬地至繁殖地的迁徙距离为5594.83±371.70km;2015年秋季从繁殖地至越冬地的迁徙距离为5366.66±61.19km。在迁徙距离和迁徙时间方面,2015年春季和秋季间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揭示的白鹤秋季迁徙距离与Kanai等研究的秋季迁徙距离差异不显著,迁徙路线基本重叠,无论是繁殖地、越冬地还是重要的迁徙中途停歇地都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以往研究均认为位于松嫩平原中部的齐齐哈尔湿地(包括黑龙江扎龙保护区)是白鹤重要的中途停歇地之一,但本研究跟踪的白鹤,无论在春季还是秋季,都没有在齐齐哈尔湿地长期停留的记录。纵观白鹤迁徙路线上的山脉,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其迁徙路线的选择只对大别山脉有明显的回避现象。据监测观察发现跟踪白鹤已融入越冬或迁徙的群体之中,其所表现的行为并无异常。可见,通过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救护白鹤进行野外放飞,以便它们回归野外群体的实验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2.白鹤的中途停歇地 白鹤长期补给停歇地均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西南部,8只次中有6只次位于二龙涛河流域,包括了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两者之间的湿地。在二龙涛河流域湿地停歇的跟踪白鹤,春季活动比秋季活动分散,但是春季和秋季的活动区差异并不显著。位于环渤海地区6个短期补给停歇地中,2个位于辽宁辽河口,2个位于山东黄河三角洲,另外2个分别位于河北唐山沿海和山东长岛,以上三个区域为白鹤重要的中途停歇地。从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白鹤迁徙路线分布有许多休息停歇地,它们大多数为夜间停歇地。 3.白鹤的迁徙特点 从跟踪白鹤的迁徙结果可以看出,白鹤春季迁徙时离开越冬地的时间在3月底至4月底,到达繁殖地的时间为5月底至6月中旬;秋季迁徙时于9月中下旬开始南迁,至11月初陆续到达越冬地。对跟踪白鹤秋季迁徙开始时间与当地气温的分析,认为当繁殖地平均气温低于0℃,最低温度达到-5~-10℃时,白鹤离开繁殖地,开始南迁。从白鹤的跟踪结果可以计算出,2015年春季跟踪白鹤迁徙时间约为60d,其中停歇时间约50d;2015年秋季跟踪白鹤迁徙时间约为50d,其中停歇时间约40d。同时,还发现跟踪白鹤80%以上的迁徙时间在停歇活动,停歇时间最长在白鹤长期补给停歇地的松嫩平原西南部,该地的停歇时间占总停歇时间的60%。 认为白鹤春季迁徙在连续的两个停歇地之间迁徙距离短,停歇时间长,停歇次数少;秋季迁徙在连续的两个停歇地之间迁徙距离长,停歇时间短,停歇次数多。 白鹤飞行瞬时速度通常在50~60km/h,监测数据中高于70km/h的不到20%,最大能达到144.3km/h。白鹤迁徙过程中,飞行海拔通常在100~200m,1000m以上的占比不到20%。莱州湾和曹妃甸是白鹤春季和秋季的重要停歇地,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均有白鹤在此停歇,其主要是做夜间停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