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信息系统研究
【6h】

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信息系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1.1.1 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的重要性

1.1.2 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信息化的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国内外高速铁路轨道养护维修信息化现状

2.1 国外高速铁路轨道养护维修信息化概述

2.1.1 日本

2.1.2 法国

2.1.3 德国

2.1.4 其他国家

2.2 国内高速铁路轨道养护维修现状分析

2.2.1 养护维修体系及机构设置

2.2.2 养护维修管理的技术手段

2.2.3 客运专线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3 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3.1 基础数据平台的构建

3.1.1 数据的分类

3.1.2 数据的来源

3.1.3 数据的描述

3.1.4 数据的存储管理

3.2 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地理信息系统

3.2.1 以空间位置为纽带的数据集成与融合

3.2.2 以空间位置为基础的系统功能划分

3.2.3 基于GIS的系统构建

4 系统的总体设计

4.1 系统的需求分析

4.1.1 组织结构分析

4.1.2 业务流程分析

4.1.3 功能需求分析

4.2 系统的设计思想

4.3 系统的设计目标

4.4 系统数据仓库设计

4.4.1 概念模型设计

4.4.2 逻辑模型设计

4.4.3 物理模型设计

4.5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4.5.1 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4.5.2 系统硬件体系结构

5 系统的功能设计

5.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5.1.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1.2 系统信息流程设计

5.2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5.2.1 综合监控

5.2.2 安全管理

5.2.3 设备管理

5.2.4 生产管理

5.2.5 系统维护管理

6 京津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信息系统原型开发

6.1 项目研发背景

6.2 项目研发展示

6.2.1 数据维护

6.2.2 检测统计报告

6.2.3 轨道状态分析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客运专线轨道最突出的特点是高平顺性,为了确保客运专线快速、安全的运营,必须加强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工作,使铁路轨道经常保持完好状态和高平顺性。由于我国客运专线刚刚起步,在这方面缺乏经验和管理技术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国外高速铁路轨道养护维修的管理技术,并结合我国客运专线的特点探索了建设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信息系统的新思路,对系统的建设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更加注重对轨道状态的把握,同时要求能够对轨道状态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从而实现“状态修”的目标,而数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关键之所在。本论文研究了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基础数据平台的构建,对数据的分类方法、来源和数据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探讨如何利用数据仓库技术来管理海量数据,从而建立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数据库系统。 准确把握客运专线轨道状态变化规律还需要通过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数据的积累,找寻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数据的集成与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本论文利用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基础数据普遍具有的空间位置特性,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以空间位置为纽带整合各类数据,构建了基于GIS技术的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可视化平台,对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信息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和功能设计。 京津客运专线作为我国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在国内没有现成的轨道养护维修模式可以借鉴,尤其在轨道养护维修信息技术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和创新。作者以京津客运专线为背景,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系统的设计方案,对京津客运专线轨道养护维修信息系统原型进行了开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