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经济周期的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6h】

基于经济周期的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立论依据

1.2 研究问题

1.3 现实意义

1.4 本论文的结构框架图

1.5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2.1 竞争力理论

2.1.1 国外竞争力理论

2.1.2 国内竞争力理论

2.2 周期理论

2.2.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2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2.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2.4 经济周期理论

2.2.5 本章小结

3 发达国家半导体装备制造业发展历程分析

3.1 美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霸主地位的形成

3.1.1 美国政府军事需求是拉动美国半导体业初期的关键力量

3.1.2 成立美国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联合会

3.1.3 美国硅谷半导体产业集群是半导体装备制造业强大的基础

3.1.4 国际化的视野

3.2 日本半导体装备制造业追赶、超越之路

3.2.1 日本半导体装备制造业70年代的国际地位

3.2.2 技术差距决定日本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的曲折之路

3.2.3 日本半导体装备制造业依托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而崛起

3.3 韩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的崛起之路

3.3.1 产品生命周期促使韩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得以发展

3.3.2 韩国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带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

4.1 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要素条件

4.1.1 中国半导体专利分析

4.1.2 中国半导体厂家

4.1.3 中国半导体设备业差距

4.2 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的需求状况

4.3 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相关和辅助产业的状况

4.3.1 中国半导体重要原料:硅材料的发展

4.3.2 半导体装备业的支撑产业:精密机械、精密光学产业现状

4.3.3 控制系统:自动化、电子电路、软件业产业状况

4.3.4 半导体装备业的流动系统:流体力学、真空学

4.4 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内企业战略、市场结构与竞争对手的情况

4.4.1 半导体装备业的企业战略

4.4.2 半导体装备业的市场结构

4.4.3 半导体装备业的竞争对手

4.5 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的政府支持力度

4.6 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机遇

4.7 本章小结

5 基于经济周期的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的创新之路

5.1 突破大者恒大,强者恒强困局

5.2 建立多学科人员组成的攻关联盟

5.3 有效利用周期性

5.4 变“设备购买”为“产能和有效性购买”

5.5 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的创新之路

5.6 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建议

5.7 本章小结

6 全文结论及其未来研究展望

6.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论文说明: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半导体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且是多学科、多种工艺集成的具体表现,是一项集半导体材料学、流体力学、化学、精密光学、精密机械学、真空、电子电路、自动化控制和计算机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大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人员的协同攻关。半导体行业的回升和衰退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回升和衰退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半导体装备制造业水平,决定这个国家的半导体行业水平,继而决定这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从半导体产业历史来看,“一代设备,一代工艺,一代器件”。这表明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尤其是设备与工艺是互动的。由于更新换代非常快,所以半导体装备制造业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同时也是创新最快的一个领域。
   本文分析了美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的霸主地位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客观原因,介绍了日本、韩国企业的半导体装备制造业崛起之路;分析了中国半导体装备业的技术落后、创新不足、企业数量少、产品品种少等特点;结合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的特性,给出了发展我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的建议。半导体设备制造企业不仅要依靠自己企业的不断创新努力,还要依靠同行业企业联盟和政府的政策法规的支持,充分利用国际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的产品生命周期、技术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研究的有利因素,一方面发展中国的半导体装备制造业,另一方面减少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而提高中国半导体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和中国的经济实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