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电压控制提高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研究
【6h】

基于电压控制提高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风电机组的建模研究

1.2.2 大型风电场并网的电压控制研究

1.2.3 风电并网的静态电压稳定性研究

1.2.4 风电并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研究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用于电压稳定性分析的建模

2.1 风电机组模型

2.1.1 普通异步发电机模型

2.1.2 双馈感应发电机模型

2.1.3 基于普通异步电机的风电机组模型

2.1.4 基于双馈感应电机的风电机组模型

2.2 仿真系统建模

2.2.1 风速模型

2.2.2 考虑尾流效应的风电场等效模型

2.2.3 仿真系统模型

2.3 升压变电站的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策略

2.3.1 有载调压变压器模型

2.3.2 SVC与STATCOM模型及工作原理

2.3.3 变电站的电压-无功协调控制建模

2.4 本章小结

3 风电并网的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3.1 风电场并网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方法

3.1.1 P-V曲线法

3.1.2 V-Q曲线法

3.2 含异步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并网的静态稳定性仿真

3.2.1 异步风电机组的有功、无功输出特性

3.2.2 风电并网的静态电压稳定计算(机端额定补偿)

3.2.3 风电并网的静态电压稳定计算(升压站集中补偿电容器)

3.2.4 风电并网的静态电压稳定计算(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策略)

3.2.5 线路补偿对风电并网的静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3.2.6 小结

3.3 含双馈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并网的静态稳定性仿真

3.3.1 双馈风电机组的有功、无功输出特性

3.3.2 风电并网的静态电压稳定计算(恒功率因数控制)

3.3.3 风电并网的静态电压稳定计算(升压站集中补偿电容器)

3.3.4 风电并网的静态电压稳定计算(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策略)

3.3.5 小结

3.4 本章小结

4 风电并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

4.1 风电场并网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4.2 风电并网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的故障建模

4.3 含异步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并网的暂态稳定性仿真

4.3.1 风电并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计算(机端额定补偿)

4.3.2 风电并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计算(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策略)

4.3.3 小结

4.4 含双馈风电机组的风电场并网的暂态稳定性仿真

4.4.1 风电并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计算(恒功率因数控制)

4.4.2 风电并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计算(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策略)

4.4.3 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及展望

5.1 全文结论

5.2 未来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随着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风力发电技术飞速发展,从基础科学的研究到工程实践,风力发电俨然已成为当今电力科学中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风电在电力系统中穿透功率快速增长,围绕着风电并网问题的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受关注。本文研究风电并网点电压稳定性问题,通过采取电压-无功协调控制策略,改善并网点的电压稳定性,提高电网接纳风电容量。
  本文的建模和仿真计算过程都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进行。首先,考虑风电场的尾流效应,对大型风电场进行了等效简化建模,其中风电机组的模型为暂态模型,用于后续的扩展潮流计算和暂态电压稳定性分析;然后以我国某风资源丰富地区实际电网为研究对象,搭建风电场并网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本文对风电并网导致的电压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优化的九区图控制策略(其中无功补偿装置采用的是STATCOM,升压站变压器为OLTC)对并网点进行电压控制,改善并网点的电压稳定性,提高电网接纳风电能力。介绍了P-V曲线法和V-Q曲线法在静态电压稳定性分析中的作用,并利用P-V曲线法和V-Q曲线法,结合并网点的电压要求以及风电场内部的风机保护系统,进行电网接纳风电能力的计算。本文分析了异步机风电场和双馈机风电场的低电压穿越过程,并以故障极限切除时间为指标,对风电并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进行分析,进而得到不同控制策略下的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