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6h】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之处

2 生态文明理论概述

2.1 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

2.2 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

2.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

2.4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3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观点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

3.1.1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3.1.2 要充分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3.1.3 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现象的认识

3.2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观点

3.2.1 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观

3.2.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

3.3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3.3.1 环境保护基本国策

3.3.2 可持续发展战略

3.3.3 科学发展观

3.3.4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3.5 建设生态文明

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作用

4.1 生态发展观与国家发展战略选择

4.2 生态价值观与企业投资决策

4.3 生态自然观与科研导向

4.4 生态技术观与生产管理

4.5 生态生活观与人的发展

5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5.1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

5.1.1 相关政策建设

5.1.2 相关制度建设

5.1.3 相关法律建设

5.1.4 相关文化建设

5.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5.2.1 严重的环境污染

5.2.2 资源能源短缺

5.2.3 生态系统不断恶化

5.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5.3.1 民众认识不到位

5.3.2 政府片面追求GDP

5.3.3 企业片面追求利润增长

5.3.4 相关制度不完善及机制不健全

6 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6.1 加强国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

6.2 完善相应政策实施绿色GDP导向

6.3 发挥经济手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6.4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与长效机制

6.5 完善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对我国这样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家来说,认真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思想,并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充分认识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概述,包括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要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观点,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作用,包括生态发展观与国家发展战略选择、生态价值观与企业投资决策、生态自然观与科研导向、生态技术观与生产管理、生态生活观与人的发展五个方面;第四部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及建设任务,首先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果、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进一步分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