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力系统低压减载配置整定优化策略研究
【6h】

电力系统低压减载配置整定优化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压减载技术

1.2.2 低压减载配置与整定

1.2.3 低压减载优化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2 基于广域信息的低压减载系统配置方案

2.1 本章引言

2.2 模态分析理论

2.2.1 模态分析法基本原理

2.2.2 模态分析法推导过程

2.2.3 模态分析结果

2.3 低压减载系统配置方案

2.3.1 风险分析

2.3.2 减载配置方案

2.4 本章仿真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站域信息的低压减载自适应整定方法

3.1 本章引言

3.2 PV曲线分析方法

3.3 低压减载自适应整定方法

3.4 本章仿真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负荷信息的低压减载优化算法

4.1 本章引言

4.2 负荷信息分析

4.2.1 负荷重要性

4.2.2 负载率

4.2.3 单位停电经济损失

4.2.4 负荷有功电压特性

4.2.5 负荷无功电压特性

4.3 低压减载优化算法

4.3.1 模糊综合评价

4.3.2 减载优化算法

4.4 本章仿真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Multi-agent理论的各低压减载节点协调策略

5.1 本章引言

5.2 低压减载Multi-agent结构设计

5.2.1 Multi-agent技术

5.2.2 双层低压减载Multi-agent系统框架

5.3 低压减载协调策略

5.3.1 博弈论

5.3.2 低压减载站域级Agent决策算法

5.3.3 低压减载区域级Agent协调算法

5.4 本章算例

5.4.1 单节点故障算例

5.4.2 多节点故障算例

5.4.3 算例分析总结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电力系统低压减载是保障系统电压稳定,防止系统电压崩溃的有效措施,但目前低压减载的配置方案和整定方法还有待完善,优化和协调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现行低压减载配置方案多通过工程人员的经验确定,具有较强的主观性;现行低压减载整定方法中整定值、减载量、动作延时确定时相互独立,工作量较大、缺乏科学性,且整定方案确定后往往长时间不变,不能很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电网实际运行情况;传统减载过程中较少利用负荷信息,使得减载经济损失较大、电压恢复不理想;传统减载过程中各减载节点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易造成误切、过切等后果。随着我国电力系统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于共享的系统信息,低压减载系统的配置方案、科学的整定方案、简单有效的优化协调策略有了实现的可能,其研究对保障系统电压稳定,防止系统电压崩溃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提出基于广域信息的低压减载系统配置方案。该方案根据系统广域信息,应用风险分析算法,利用节点参与因子和重要性因子,计算各个负荷节点的减载风险值,最终选择减载风险小的负荷节点或区域作为低压减载配置地点,形成系统的低压减载配置方案。
  其次提出基于站域信息的低压减载自适应整定方法。该方法根据变电站站域信息,修正并得到本变电站在当前电力系统网络拓扑下的PV曲线,利用PV曲线电压-功率对应关系确定各轮电压整定值和减载量,参考PV曲线各点斜率等因素确定动作延时,形成科学的低压减载整定方案。
  再次提出基于负荷信息的低压减载优化算法。该算法以负荷重要性、负载率、单位停电经济损失、负荷有功和无功电压特性五种负荷信息为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对各条待减载出线进行评价,最终对综合评价最差的变电站出线进行优先切除,形成简单有效的低压减载优化方案。
  最后提出基于Multi-agent理论的各低压减载节点协调策略。基于Multi-agent基本理论,提出双层低压减载Multi-agent系统结构。应用博弈论实现各低压减载Agent之间的协调,通过在站域级Agent中寻求Perfect Bayesian均衡,在区域级Agent中寻求Nash均衡,最终形成站域级Agent决策算法和区域级Agent协调算法,共同组成各低压减载节点协调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