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行为财务学理论的建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6h】

基于行为财务学理论的建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1.3 创新之处

2 文献评述

2.1 行为财务学理论

2.1.1 前景理论

2.1.2 代表性原则偏误

2.1.3 心理账户

2.1.4 羊群效应

2.1.5 其他行为财务学理论

2.2 营运资金管理界定

2.3 行为财务学与营运资金管理相关研究

2.4 对现有文献的评述

3 行为财务学理论选择与建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

3.1 行为财务学理论对建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分析

3.2 行为财务学理论与建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框架构建

3.3 行为财务学理论在建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的运用

4 代表性原则偏误与短期借款管理

4.1 问题的提出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3 变量、模型与样本

4.3.1 变量选取

4.3.2 模型构建与理论预期

4.3.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4.4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4.4.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4.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4.4.3 稳健性检验

4.5 结论与启示

4.5.1 结论

4.5.2 启示

5 心理账户与货币资金管理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模型构建与分析

5.3 例证检验

5.3.1 样本案例选择及数据收集

5.3.2 中交集团概况

5.3.3 理论框架下的案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羊群效应与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3 变量、模型与样本

6.3.1 变量选取

6.3.2 模型构建与理论预期

6.3.3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6.4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检验

6.4.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4.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6.4.3 稳健性检验

6.5 结论与启示

6.5.1 结论

6.5.2 启示

7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建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重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行业竞争加剧,非理性的财务行为成为影响营运资金管理的关键因素。在该选题的研究中,需要澄清两个问题,一是非理性的财务行为如何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二是这些影响受到哪些外生因素的调节?目前学术界对上述问题尚未做出解释。本文立足我国特殊的城市化进程时期,以建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为研究对象,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行为财务学视角,以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为主要方法,对上述两个紧密联系的问题展开研究。
  由于不同类型的财务行为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具体内容会有不同的影响机理,且影响的程度也有差异,所以本文主要研究了建筑企业中代表性原则偏误对短期借款水平的影响、心理账户对货币资金管理的影响、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的影响,并得出了如何提高营运资金管理质量的启示。主要结论如下:
  结论一:代表性原则偏误、心理账户效应和投资羊群效应等非理性行为分别影响着企业的短期借款、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存货)等营运资金的管理。本文分析了代表性原则偏误、心理账户效应和投资羊群效应对营运资金管理的作用机理,并采用中交集团案例和2000年至2014年间的中国深沪两市建筑企业样本,检验非理性行为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代表性原则偏误是影响短期借款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代表性原则偏误越大则短期借款水平越高,两者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企业集团日常经营中,企业集团和各二级单位的利益权衡导致了心理账户效应,影响了企业集团的货币资金管理。在企业集团统一行政要求和考核压力下,最终会演变成为各企业集团二级单位都向资金集中度的均值靠拢,找到一个均衡点;投资羊群效应导致了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相对规模扩张和周转率下降,从而降低了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质量。但是,相对于减少投资的羊群效应,企业增加投资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的扩张作用更大,对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的负向影响更强,也即企业增加投资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管理质量和存货管理质量的损害程度更严重。
  结论二:代表性原则偏误对短期借款水平的影响、投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质量的影响,分别受到企业上市年龄和企业控制人性质的调节作用。企业上市年龄能够正向调节代表性原则偏误对短期借款水平的影响,相对于上市年龄较小的建筑企业,上市年龄较大的建筑企业的代表性原则偏误对短期借款水平的影响程度更强;非国有企业增加投资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的扩张作用比国有企业低,对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的抑制作用比国有企业弱,也即非国有企业增加投资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管理质量和存货管理质量的损害程度低于国有企业。
  结论三: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能够降低非理性行为对营运资金管理的不良影响程度。市场化程度能够反向调节代表性原则偏误对短期借款水平的影响,相对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建筑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建筑企业的代表性原则偏误对短期借款水平的影响程度较弱;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代表性原则偏误对短期借款决策的影响受上市年龄的强化调节程度显著降低,市场化程度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年龄的消极调节后果。较高的市场化程度降低了增加投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和存货规模的扩张作用,也降低了增加投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的抑制作用,也即,加快市场化进程能够降低企业增加投资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管理质量和存货管理质量的损害程度。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就如何降低代表性原则偏误程度以提高短期借款决策的科学性、如何降低心理账户效应以更好地发挥货币资金作用、如何降低投资的羊群效应以提升应收账款质量和存货管理质量,提出了若干建议。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如下:(1)建立了代表性原则偏误、心理账户效应和投资羊群效应等非理性行为与各种主要营运资金之间的理论关系,并予以实证检验和案例分析。现有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之上,对于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非理性行为缺乏必要的探索。本文从行为财务学角度分析营运资金管理,发现代表性原则偏误越大则短期借款水平越高,企业增加投资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管理质量和存货管理质量的损害程度更严重,心理账户效应也对企业集团的货币资金管理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建立起它们之间的理论框架。(2)发现了上市年龄和企业控制人性质在非理性行为与主要营运资金管理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以往的研究没有在非理性人假设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外生变量,本文则在非理性行为与主要营运资金管理的关系中加入上市年龄和企业控制人性质,发现上市年龄较大的建筑企业的代表性原则偏误对短期借款水平的影响程度更强,非国有企业增加投资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管理质量和存货管理质量的损害程度低于国有企业,从而发现了非理性行为影响主要营运资金管理的传导路径。(3)对于如何降低两类非理性行为对营运资金管理的不良影响程度,本文发现并论证了提升市场化程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和机制。本文在非理性行为与主要营运资金管理的关系中考虑市场化程度变量,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提升能够降低代表性原则偏误对短期借款水平的影响,加快市场化进程能够降低企业增加投资的羊群效应对应收账款管理质量和存货管理质量的损害程度,从而为提高营运资金管理质量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