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粉饰影响因素研究
【6h】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粉饰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内部控制、审计模式演进辩证关系

1.1.2 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历史沿革

1.1.3 新型委托代理关系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分析

1.3.1 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概念

1.3.2 内部控制评价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责任界定

1.3.3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认定标准

1.3.4 机械性差异

1.3.5 动机性差异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5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理论分析框架图

2.2 信息披露行为的理论基础

2.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行为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2.3.1 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

2.3.2 上市公司与政府等监管部门之间的委托代理

2.3.3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行为影响因素

2.4 外部审计内部控制披露行为机理

2.5 内部控制缺陷披露行为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2.5.1 框架构建

2.5.2 内控缺陷选择性披露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2.6 内控评价与内控审计披露对比分析

2.7 文献综述及创新点

2.7.1 文献综述

2.7.2 创新点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模型及变量选择

3.3 样本选择

3.3.1 意见粉饰样本

3.3.2 内控缺陷粉饰样本

3.4 数据处理

4 内控自评粉饰影响因素研究

4.1 内控自评报告披露现状

4.2 描述性统计

4.3 相关性分析

4.4 回归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稳健性检验

5.1 模型1稳健性检验

5.2 模型2稳健性检验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性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2012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要求自2014年起,所有主板上市公司应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我国主板市场正式进入内控信息强制披露时代,本文从公开披露的2015年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发,研究二者在意见段、内部控制缺陷两个层面信息披露的差异来衡量内控自评粉饰行为,及行为背后影响因素。以期投资者有效区分内部控制真实信息和“美化”后的信息,为其筛选潜在自评粉饰公司、投资决策提供新的思路。在宏观监管层面,检验内控规范体系强制执行后产生的市场效果,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企业层面上的经验证据,为进一步确定监管方向、完善内部控制宏观监管措施提供方向。内控信息披露的监管能否倒逼公司真正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保障整个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本文采用Ashbaugh-Skaife et al.(2007)内控缺陷披露“风险-压力”框架,结合标准声誉模型(Kreps,Milgrom,Roberts and Wilson,1982),运用动态博弈观对内控自评报告与内控审计报告的信息披露可比差异进行实证研究,进而研究内控自评粉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得出结论:
  当前时期,我国当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目标仅仅停留在满足监管的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自评报告出具较好意见、隐瞒内控重大、重要缺陷的行为普遍存在,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机会主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及其缺陷披露尚不能在较大程度上客观反应其真实的内部控制质量,更未达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升企业价值的目标。以下三方面因素对自评粉饰行为施加影响:
  (1)董事会治理因素:独立性较高的董事会、薪酬激励水平较高的董事会均能有效遏制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粉饰行为。
  (2)公司特征因素:对内部控制资源投入较高的优质公司具有良好公司特征,发生内控自评报告粉饰的概率较低;反之,则发生自评粉饰的概率较高。
  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发生内控自评粉饰的概率较小。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当年亏损或高资产负债率)、报告期内受处罚或发生重大资产重组进行内控自评粉饰的概率较大。
  (3)外部监管因素,外部审计与管理层追责两种外在压力之间不存在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整体无效。处于主导地位的会计师事务所能较好地奉行独立性,如实披露内控信息,但对遏制企业内控自评粉饰行为效力较弱。政府、投资者对于企业管理层信息披露事后追责压力不明显。两种压力并未促进企业管理层积极改进内部控制体系、如实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4)内控自评报告粉饰行为具有行业特征,处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的上市公司更可能发生内控自评粉饰行为。
  (5)政府对内控信息披露缺少事后惩罚机制、资本市场投资者对内控缺陷的非理性解读、管理层信息独占使内控强制管制制度出现逆向制约效应,长期累积将使得制度管制失去意义,引发投资者逆向选择、资本市场隐性失灵。政府需出台相关措施,使内控宏观管制更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