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研究——以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为例
【6h】

担保公司风险管理研究——以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

1.4 研究理论综述

1.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1.4.2 担保理论

1.4.3 信用担保与准公共用品

1.4.4 中小企业(再)担保理论研究

1.4.5 风险管理理论

2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发展及风险现状

2.1 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建立

2.1.1 担保机构层级

2.1.1 担保体系构成要素

2.2 我国担保行业发展情况

2.2.1 保行业发展历程

2.2.2 我国经济发展及担保行业现状情况

2.3 担保行业风险现状

2.3.1 担保公司经营性风险加大

2.3.2 担保行业风险管理现行政策存在缺陷

2.4 担保体系风险管理流程

3 安徽担保集团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安徽担保集团基本情况

3.2 担保业务风险来源分析

3.3 基于COSO框架下的风险管理体系及问题分析

3.3.1 内部环境分析

3.3.2 目标设定分析

3.3.3 风险识别和评估分析

3.3.4 风险应对分析

3.3.5 信息与沟通和控制活动分析

3.3.6 风险监督分析

4 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风险管理建议

4.1 担保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4.1.1 优化内部环境

4.1.2 明确经营目标

4.1.3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评价水平

4.1.4 完善风险应对措施

4.1.5 提升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能力

4.1.6 提高风险监督反馈

4.2 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担保机构作为连接企业和银行的重要中介,在近30年发展中为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存在信用记录差、财务管理能力低、抵质押物弱的天然属性导致担保公司在业务管理中必然存在高风险的特点。同时,“担保”本身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这就要求担保公司只能向中小企业收取很低的担保费用,从而造成了整个担保行业高风险、低收益的不匹配矛盾。出现了有些担保机构铤而走险从事非法活动获取高利润行为,或者为了降低风险采取消极不作为态度从事担保工作,让中小企业贷款难再次陷入了死循环的状态。可以看出在激烈的竞争中,担保机构只有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够保持持久竞争力,担保机构的生存之本就是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为了找到提高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水平的方法,论文以安徽信用担保集团为例,在美国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进行对其业务进行研究,分别从八大风险要素展开讨论,分析出在安徽担保业务中存在风险意识不强、考核设置不合理、风险识别不到位、保后管理不到位、组织机构、信息沟通不通畅,再担保业务品种有限,合作银行配合积极度低、代偿金来源单一等一系列问题。针对安徽担保集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环境,改进组织架构、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制定全流程、全方位风险控制政策、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评价水平,提高信息与沟通效果、提高风险监督能力等方面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成效。
  本文希望通过对安徽担保风险管理的研究,找到担保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可行办法,提高安徽担保风险管理水平,保持先进的担保管理水平和地位。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