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自适应影响系数控制算法的转子自动平衡研究
【6h】

基于自适应影响系数控制算法的转子自动平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北京化工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和目的

1.2本课题相关领域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发展情况

1.3自动平衡装置的特点

1.4小结

1.5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转子动平衡原理

2.1不平衡的表示方法与国际标准

2.2刚性转子的平衡

2.3动平衡的影响系数法

2.3.1单平面影响系数法

2.3.2双平面影响系数法

2.4现场动平衡的影响系数法

2.5小结

第三章不平衡量的检测与提取

3.1自动平衡系统原理

3.2传感器的选用及传感器特性

3.2信号整周期测量方法

3.2.1信号检测的硬件原理

3.2.2跟踪滤波

3.3不平衡的提取算法

3.3.1自适应傅立叶变换

3.3.2快速DFT算法与傅立叶级数的关系

3.4小结

第四章参数自校正自适应控制设计

4.1引言

4.2自适应控制原理

4.3影响转子平衡影响系数的主要因素

4.3.1转子模型的建立

4.3.2影响系数与转速的关系

4.4简单转子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推导

4.4.1非自适应影响系数自动平衡控制原理

4.4.2单校正平面的自适应控制算法

4.4.3关于稳定因子α和遗忘因子β的讨论

4.5小结

第五章自动平衡系统的试验研究

5.1自动平衡试验台搭建

5.2自动平衡试验

5.3小结

第六章转子平衡补偿平面/传感器探头位置多目标优化

6.1多目标优化的原理和PSI方法计算步骤

6.1.1多目标优化的原理

6.1.2 PSI方法计算步骤

6.2优化数学模型的建立

6.2.1转子模型的建立与影响系数公式

6.2.2优化目标和约束

6.3计算实例

6.4小结

第七章在线自动平衡系统的工程应用

7.1项目背景

7.2转子模型的建立

7.2.1方案一转子模型

7.2.2方案二转子模型

7.3临界转速和不平衡响应计算

7.3.1方案一

7.3.2方案二

7.4转子设计准则及措施

7.4.1临界转速的比较

7.4.2不平衡响应比较

7.4.3尾透悬臂长短的影响

7.4.4尾透质量的影响

7.4.5轴承参数的影响

7.4.6不平衡敏感处的讨论

7.4.7主动平衡的应用

7.5结论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研究转子的自动平衡系统原理为目的,对不平衡量测量、自动平衡控制策略展开了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总结了国内外自动平衡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本文研究的意义.(2)研究了动平衡和自动平衡的动力学原理和基本理论.(3)介绍了振动信号的跟踪滤波、整周期硬件采样方法和自适应采样的软件修正,研究了转速的测算以及不平衡量的快速计算方法.(4)提出了参数自校正自适应单面平衡控制算法及软件控制流程。(5)自动平衡系统实验研究,并进行了分析.(6)研究了自动平衡系统中传感器探头和平衡补偿平面的多目标优化研究.(7)自动平衡系统的工程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