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6h】

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数据集

第1章 绪论

1.1 化工废水处理常用技术

1.1.1 物理方法

1.1.2 化学方法

1.1.3 生物方法

1.1.4 物理化学方法

1.2 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进展

1.2.1 物理处理技术的进展

1.2.2 化学处理技术的进展

1.2.3 生物处理技术的进展

1.2.4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的进展

1.2.5 组合工艺法

1.3 发展前景

1.4 本课题的选题思路

1.4.1 论文选题的立论、目的和意义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实验室研究

2.1 实验室水样水质状况

2.2 实验方案设计

2.2.1 物化处理工艺的选择

2.2.2 生物处理工艺的确定

2.2.3 废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2.3 实验方法与检测指标的分析方法

2.3.1 实验方法

2.3.2 检测指标的分析方法

2.4 试验结果及讨论

2.4.1 影响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

2.4.2 化学需要量与瞬时电流效率

2.4.3 厌氧生物处理

2.4.4 接触氧化生物处理

2.4.5 处理流程的确定

2.5 小结

第3章 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处理工艺的现场研究

3.1 现场水样水质状况

3.2 实验数据及讨论

3.2.1 铁碳微电解+混凝

3.2.2 厌氧生物处理

3.2.3 接触氧化生物处理

3.2.4 处理流程的确定

3.2.5 吨水处理费用估算

3.3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橡胶促进剂废水含较多的难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差,而且其水量水质变化大,故直接用生化方法处理该废水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希望找到适合的治理橡胶促进剂废水的方法。
   本文以橡胶促进剂生产废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铁碳微电解-混凝-厌氧水解酸化-两级接触氧化生物工艺处理该废水,实验分别考察了原水pH、铁碳质量比、停留时间、催化剂投加量、电流密度、电压梯度、电极距离、曝气条件对盐度和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pH为4.0、铁碳质量比为1:1、停留时间为45min、催化剂投加量为0.1%、电流密度为31.8mA/cm2、电压梯度为6V/cm、电极距离为5cm且有曝气条件下,CODCr去除率可达到60.7%,盐度去除率为41.7%;经微电解-混凝-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后,废水的BOD/COD值可由0.2提高到0.65,可生化性大大提高,有利于废水的后续生化处理。橡胶促进剂废水微电解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
   在实验室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实验,进一步确定该工艺的可行性。从现场数据可知以微电解作为预处理工艺,使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达到70%左右。生物处理效果保持在30%-45%左右,最终出水CODCr浓度在600mg/L左右。吨水处理费用预算为3.2元/t。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