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智能仪器控制的无线信道与干扰的半实物仿真
【6h】

基于智能仪器控制的无线信道与干扰的半实物仿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选题依据

1.2 无线通信发展概况

1.3 无线信道模型

1.3.1 无线信道特性描述

1.3.2 典型的无线信道模型

1.4 无线通信干扰噪声

1.4.1 阻塞干扰模型

1.4.2 梳状谱干扰模型

1.4.3 扫频干扰模型

1.4.4 转发式干扰模型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6 本课题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测试系统需求分析及总体功能设计

2.1 硬件仿真平台架构

2.2 测试系统测试方案设计

2.2.1 电台基本性能参数测试

2.2.2 无线信道模型仿真测试方案

2.2.3 电子干扰仿真测试方案

2.2.4 混合模型仿真测试方案

2.3 应用层软件功能设计

2.3.1 通信性能评估软件功能设计

2.3.2 测试自动控制软件功能设计

2.3.3 测试信息分析软件功能设计

第三章 仿真模型算法及底层软件设计

3.1 无线信道模型仿真

3.1.1 ITM预测模型与传播损耗

3.1.2 弹载天线特性与传播损耗

3.1.3 COST-207模型与小尺度衰落模拟

3.2 电子干扰算法模型

3.2.1 干扰信号的基础算法及实现方式

3.2.2 阻塞干扰模型

3.2.3 梳状谱干扰模型

3.2.4 扫频干扰模型

3.3 底层软件设计及智能仪器远程控制

3.3.1 仪器远程控制语言-SCPI

3.3.2 仪器状态寄存器

3.3.3 数据传送接口-VISA

3.3.4 Thunk技术及函数封装

第四章 应用层软件设计

4.1 用户接口设计

4.1.1 Qt技术简介

4.1.2 设计使用的Qt关键技术

4.1.3 软件界面详细设计

4.2 软件间网络通信功能的实现

4.2.1 UDP协议及套接字

4.2.2 网络通信功能详细设计

4.3 数据存储功能实现

4.3.1 使用SQL 2005进行数据库设计

4.3.2 使用ADO远程访问数据库

4.4 自动生成WORD格式测试报告

4.4.1 OLE自动化技术

4.4.2 自动生成报告功能详细设计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战样式的出现,军队装备快速向信息化及网络化发展,有效通信成为作战制胜之根本,装备战标中明确提出了“动中通、山中通、抗中通”要求。基于此,本课题开展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传播环境模拟研究。本课题主要工作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无线信道模型仿真及电子干扰模型仿真,第二部分为底层软件设计及应用层软件设计。
   本文对无线信道及电子干扰进行建模,并搭建硬件实时仿真平台,形成完整的系统,能够仿真多种因素作用下的无线信道及电子干扰对无线信号传输的影响。无线信道因素包括地形环境、通信距离、相对速度、天线特性等;电子干扰模型包括阻塞干扰模型、梳状谱干扰模型及扫频干扰模型。无线信道使用小尺度衰落及传播损耗进行描述,小尺度衰落使用COST-207模型进行建模,传播损耗使用ITM模型进行建模。
   另外,本文将算法模型在搭建的硬件实时仿真平台加以实现,并编写使用面向对象思想将各个功能函数进行集成封装,形成可供上层软件调用的统一规范接口。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层用户接口软件的设计,以形成一个可供一般用户使用的无线电台性能评估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功能模块分为四部分。第一,使用Qt技术进行用户界面接口设计;第二,使用UDP协议实现软件间通信功能;第三,测试信息数据库及远程访问实现;第四,使用OLE自动客户端技术自动生成WORD格式报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