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太湖环保疏浚底泥干化技术研究
【6h】

太湖环保疏浚底泥干化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1章绪论

第2章 堆场底泥特性及自然干化规律研究及分析

第3章底部排水实验

第4章堆场主动排水试验研究

第5章电渗井点排水实验研究

结论及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环保疏浚是清除湖泊的内污染源,减小湖泊的污染负荷的重要手段,为退化湖泊的生态重建创造条件。在环保疏浚工程中,会有大量疏浚底泥产生,环保疏浚中的底泥堆场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如果疏浚地区降雨量大,疏浚底泥不能快速干化,就会长时间占用土地资源,会很大程度影响环保疏浚的进度和疏浚的工程投资,因此,环保疏浚底泥的干化越来越成为一些土地资源比较紧张地区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目前国内对环保疏浚底泥的干化没有系统的研究,还没有可行的底泥的干化技术。本论文以“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为依托,以环保疏浚底泥堆场为研究对象,开发环保疏浚底泥干化成套技术。 本文首先对堆场底泥特性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堆场底泥的颗粒粒径>0.05mm只占6%,0.05mm~0.005mm的粒径占69%,<0.005mm的粒径占25%。液限含水率为37.3%,塑限含水率为21.8%,底泥分析结果表明五里湖的污染底泥是典型的粉质粘土。通过对堆场自然干化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植被、地形、底泥特性以及天气等因素对无锡太湖环保疏浚底泥干化的影响,发现底泥特性和当地天气情况对环保疏浚堆场底泥的干化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植被和地形对堆场局部干化也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底部排水和渐进开沟主动排水,电渗几种脱水方案对环保疏浚底泥脱水效果进行对比。底部排水方法实验发现,此方法不适合渗透系数小于l0-6cm/s的粘土或者淤泥质土,而实验底泥的渗透系数为7.57X10-7cm/s,采用底部排水方法进行底泥脱水干化过程太缓慢,其效果就比较差,脱水干化时间较长,不能有效的使底泥中的水分离出来。渐进开沟主动排水试验过程表明,在有效的沟渠系统形成后,堆场内的积水能够被有效的通过沟渠系统排出,同时通过侧渗和蒸发,能够较好的对堆场进行渐进式的干化,而且开沟费用低,其工程费用为0.36元/m3原状土,施工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是一种适用于多雨潮湿地区,经济有效的实用性较强的底泥干化方法,其开沟间距一般在2040m之间比较适合。在电渗进行底泥的干化脱水实验中,发现电渗脱水的效果只和底泥的含水率,电渗两极之间的电压梯度有关系,底泥的性质对电渗效果的影响较小。利用电渗,可以快速的将无锡太湖环保疏浚底泥从含水率为40%降低到33%左右,此时,实验底泥可进行操作和运输,其工程费用为4.29元/m3原状土。在土地资源紧张,需要很快进行堆场底泥干化的地区,电渗法是一种较经济,适用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