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可商业化潜力分析
【6h】

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可商业化潜力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意义

1.2研究思路方法

1.3论文创新点

第2章结构设计技术综述

2.1结构设计的工作流程描述

2.2新设计技术应用到设计实践中的常见途径

2.3现有的新设计技术可商业化评价方法

第3章结构设计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3.1结构设计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指导原则

3.2结构设计技术商业化影响因素分析

3.3指标选取原则

3.4初步确定的指标以及各指标的涵义解释

3.4.1内在因素指标

3.4.2外部因素指标

3.4.3部分指标的简化和删减

3.4.4具有关联性的同类型指标的处理

3.5指标权重的调查与计算

3.5.1指标权重的调查

3.5.2指标权重的计算

3.6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3.6.1外部因素指标

3.6.2内在因素指标

第4章结构设计技术商业化潜力分析实证研究

4.1结构设计技术商业化潜力分析表的使用方法

4.2奥运场馆结构设计技术商业化潜力实证研究

4.2.1例一:国家体育场结构设计技术商业化潜力分析(全部外部因素指标)

4.2.2例二:国家体育场结构设计技术商业化潜力分析(部分外部因素指标)

4.3实证分析总结

结论和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实际调查研究与定量分析,探讨了目前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商业化的实际情况,并在总结分析经验数据的基础上,找出影响结构设计技术可商业化能力的因素并加以科学归类分析,再利用这些因素指标建立一个跨学科领域的评价体系——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的可商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以供相关科研人员和企业在评价具体技术时,能从一个全新的可商业化角度,借助一定的可操作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具体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⑴提出了新技术可商业化并应用于结构设计行业的评价标准,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指标体系来评价技术可商业化程度的论点。 ⑵根据指标体系的特点,通过调查问卷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建立可用于实际操作的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可商业化评价体系。 ⑶以奥运场馆结构设计技术为例,对几项重点技术进行模拟分析,并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 ⑷根据研究获得如下结论:“结构设计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来衡量比较两项或两项以上结构设计技术在某种指定市场环境下的可商业化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