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粘滞阻尼器速度指数及工程应用研究
【6h】

粘滞阻尼器速度指数及工程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减震技术简介

1.2粘滞阻尼器的理论计算的研究现状

1.3粘滞阻尼器的应用现状

1.4 Lock-up的研究现状

1.5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6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速度指数大于1的粘滞阻尼器理论分析

2.1前言

2.2流道中能量损失的种类

2.3阻尼孔中流体流态为紊流时的理论推导

2.4阻尼孔中流体流态为层流时的理论推导

2.5小结

第3章 速度指数大于1的粘滞阻尼器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3.1前言

3.2试验试件制作

3.3试验结果

3.3.1紊流模型下阻尼器的试验结果

3.3.2紊流模型下阻尼器的试验结果验证

3.3.3层流模型下阻尼器的试验结果

3.3.4层流模型下阻尼器的试验结果验证

3.4小结

第4章 LUD与速度指数小于1的粘滞阻尼器

4.1前言

4.2 LUD介绍

4.3速度指数小于1的粘滞阻尼器

4.3.1前言

4.3.2非线性速度指数(<1)的理论推导

第5章 耗能减震控制工程实例

5.1工程概况

5.1.1减震设计依据

5.1.2减震设计目标

5.1.3减震设计方法和步骤

5.1.4消能阻尼器选择

5.1.5阻尼器支撑体系

5.2工程模型建立

5.2.1阻尼器布置与优化

5.3小震分析结果

5.3.1阻尼器采用支撑式分析结果

5.3.2阻尼器采用附加墙式分析结果

5.3.3结构薄弱层位置估计

5.4大震下弹塑性验算

5.4.1 Midas中的Push-over分析

5.4.2 Perform-3d的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

5.4.3 PKPM中EPDA动力弹塑性核算

5.5结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粘滞阻尼器凭借其构造简单和不对结构产生附加刚度的优势应用在建筑领域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本文在总结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粘滞阻尼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性能和耗能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流体的流态分析,研究了流体的层流和紊流模型对粘滞阻尼器的耗能和阻尼力的影响,并得出了粘滞阻尼器的线性模型和计算公式: 2.设计和制造了一款孔隙式粘滞阻尼器,对两种不同阻尼介质粘滞阻尼器速度和阻尼力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采用流体有限元CFD软件Fluent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阻尼孔中的层流模型是得到线性的速度和阻尼力关系的重要因素,速度指数从一次过渡到二次的过程就是粘滞介质流态从层流模型过渡到紊流模型的过程; 3.借助于流体力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了粘滞阻尼器的速度指数。结果表明,牛顿流体力学基本公式能得到的速度指数最低为1。如果不改变阻尼孔的形式,采用非牛顿流体作为阻尼介质,提高流体流速得到高速的层流模型是一种得到速度指数小于1粘滞阻尼器的方法。此外通过改变阻尼孔的形式来得到速度指数小于1的粘滞阻尼器; 4.依托实际工程项目,利用Etabs和Perform-3d等有限元设计和分析软件建立模型,模拟了结构设置粘滞阻尼器前后的地震反应(其中,弹性阶段采用Etabs软件模拟,弹塑性阶段主要采用以纤维束单元为基础的Perform-3d模拟),并通过比较设置阻尼器前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结构构件的塑性变形,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