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DEA的我国各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6h】

基于DEA的我国各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安排

第2章 国内外有关能源及能源利用效率的理论研究

2.1 有关能源、经济与环境的研究

2.2 能源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概念

2.3 能源利用效率指标

2.4 能源利用效率评价方法

2.4.1 比值分析法

2.4.2 生产函数法

2.4.3 数据包络分析法

2.5 能源利用效率潜力的研究

2.6 能源利用效率的政策研究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现状

3.1 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3.2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3 未来我国能源利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效率评价的DEA方法及模型

4.1 效率评价的概念

4.2 DEA效率评价思路

4.3 DEA模型简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

5.1 考虑环境因素的能效评价的DEA方法综述

5.1.1 生产可能集

5.1.2 污染物的可处理性

5.1.3 能效评价的DEA方法

5.2 基于DEA方法的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评价

5.2.1 变量的选取及处理

5.2.2 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算结果

5.2.3 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测算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提高我国能源效率的对策建议

6.1 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保持经济平稳增长,避免低效率的能源消耗

6.3 保障能源供应,突出节能措施

6.4 加强技术创新,鼓励再生能源的发展

6.5 科学没计环境税费,征收化石燃料的消费税

6.6 建立激励型区域补偿机制,进行系统的生态税改革

6.7 明确社会各角色应该履行的责任,相互间形成合作机制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愈显突出。如何突破能源瓶颈,实现人类、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目前非常关注的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呈现三高一低的状况,即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率,而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表现出高低不均的特征,因此,对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研究无疑成为决策者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解决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能源的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
   本论文拟对我国各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笔者试图从能源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概念入手,概述我国当前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的状况。在借鉴国内外能源利用效率的研究方法、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套能够反映环境因素的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方法,并选择DEA模型对我国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评价,从而进一步探讨各地区内部的节能潜力,为构筑科学合理的能源发展体系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首先测算了我国30个省市的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各省市之间能源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传统的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的概念,选取了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和废物固体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通过DEA方法对包含非期望产出的各省市的能源效率进行测算,试图分析环境因素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是否考虑环境因素对我国各地区的能效排名有很大的影响,若把各个省市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能源效率值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时,发现大体而言,几个能效值排名退后的地区都属于投入和污染物排放量相对较大,而GDP产出相对较小的地区。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以上实证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在重视整体能源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环境的改变的同时,必须重视各地区能源发展差异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为解决各地区能源及其环境问题,首先,可借鉴世界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取向,通过促进经济一体化缩小区域发展差异,以有利于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可通过经济激励制度和能源税改革,实施环境友好的能源战略,促进能源节约。再次,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参与,并明确各自的角色和应该履行的责任,相互之间形成一个合作机制,为提高我国的能源效率,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