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机器人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6h】

机器人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首发未用药青少年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纳入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门诊或入院的符合入排标准的55例首发未用药青少年MDD患者,其中27例患者接受为期2周(5次/周)的机器人辅助rTMS联合舍曲林治疗(联合干预组),28例患者仅接受舍曲林治疗(药物组)。基线时采用课题组编制的CRF病例报告表收集被试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同时分别在基线、2周、4周、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快感缺失量表(SHAPS)及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基线、4周、8周使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I-CV),基线及8周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估临床症状;使用无创性脑刺激耐受性性问卷(Non-InvasiveBrainStimulationtolerabilityquestionnaire)评估机器人辅助经颅磁刺激的不良反应;  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1)对一般人口学资料中的分类变量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连续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2)两组被试各量表总分及各项因子分的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一般人口学资料  1.联合干预组和药物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受教育年限、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教育背景、父母的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宗教信仰、自杀未遂史、家族史、有无诱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联合干预组与药物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1.基线时,联合干预组和药物组的HAMD、HAMA、SHAPS、BSI-CV、PSQI、BRMS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抑郁症状:与基线相比,联合干预组和药物组患者在治疗2周、4周、8周后的HAMD总分均有下降(p0.05);2周时两组间HAMD评分差异不明显(p=0.062),联合干预组治疗有效12例(其中基本痊愈1例、显效5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44.4%,药物组有效13例(其中好转13例),有效率46.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治疗4周后联合干预组HAMD评分低于药物组(p=0.005),联合干预组治疗有效率85.2%,药物组有效率67.9%;8周后联合干预组HAMD评分仍低于药物组(p=0.001),联合干预组有效率92.6%,有效率78.6%;  3.HAMD因子分:治疗2周后联合干预组的焦虑/躯体化因子减分高于药物组(p=0.019);4周后联合干预组的HAMD的焦虑/躯体化因子(p=0.016)、阻滞因子(p=0.016)、睡眠障碍因子(p=0.013)、绝望感因子(p=0.027)减分值高于药物组;8周后联合干预组的焦虑/躯体化因子(p=0.010)、体重因子(p=0.049)、认知障碍因子(p=0.001)、阻滞因子(p=0.001)、绝望感因子(p=0.003)减分值高于药物组。  4.焦虑症状:与基线相比,联合干预组与药物组治疗后2、4、8周HAMA评分均有下降(p0.05)。两组间治疗2周后差异不显著(p=0.272)。治疗4周后联合干预组的HAMA总分(p=0.042)、精神性因子分(p=0.029)下降高于药物组;治疗8周后联合干预组的HAMA总分(p=0.016)、精神性因子分(p=0.005)下降仍高于药物组。  5.快感缺失:与基线相比,联合干预组(p=0.766)与药物组(p=0.282)在治疗2周后均无显著改善,治疗4周后,联合干预组SHAPS评分与基线相比有改善(p=0.046),药物组改善不明显(p=0.3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治疗8周后联合干预组的SHAPS评分有改善(p=0.007),药物组与基线无明显差异(p=0.92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  6.自杀意念及倾向:与基线相比,联合干预组与药物组治疗4周后BSI-CV总分、自杀意念和自杀倾向均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8周后,联合干预组与药物组的BSI-CV总分、自杀意念和自杀倾向均有所下降(p0.05),联合干预组的BSI-CV总分(p=0.028)、自杀意念(p=0.013)和自杀倾向(p=0.048)均低于药物组。  7.睡眠状况:与基线相比,联合干预组在治疗8周后的PSQI总分降低(p=0.005),药物组与基线相比降低不明显(p=0.06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3)。联合干预组治疗8周后的PSQI总分、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有改善(p0.05)。  (三)联合干预组的不良反应  联合干预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仅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短暂的不良反应,其中以头痛5(18.5%)、头晕6(22.2%)最为多见。  结论:  机器人辅助rTM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自动跟随治疗靶点,减少无效刺激。联合药物治疗时,可以快速改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减少焦虑症状、改善快感缺失、降低自杀意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