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及长时血压变异性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6h】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及长时血压变异性对动脉僵硬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三年降压治疗及管理,观察血压控制水平及长时血压变异性和动脉僵硬度的变化,探讨长时血压变异性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以及降压治疗是否可以改善动脉僵硬度,为老年高血压人群制定更合理的降压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本研究在山西白求恩医院高血压门诊选取符合条件的60-80岁的高血压患者411例,收集患者的个体资料如性别、年龄、民族、个人患病史、家族疾病史等信息,一般情况如:体重、身高、腰围、体质指数、血压等,生化指标包括: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尿常规等指标以及动脉僵硬度评价指标baPWV、ABI。  2.对所有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及管理,随访三年,随访期间采用远程管理与门诊管理双重结合的方式,患者前在第1、2、3月每个月门诊随访一次,之后每三个月门诊随访一次,确保患者的血压达标。第三年随访期间再次进行血糖血脂及动脉僵硬度的检测。  3.随访结束,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1.本研究共分析了362例患者的数据,其中男性有160例,占总数44.20%,女性202例,占总数55.80%,有吸烟史的99例,占27.30%,有饮酒史的106例,占29.30%,有高血压家族史的274例,占75.7%,年龄平均值为(65.04±4.40)岁,身高平均值为(162.86±7.65)cm,体重平均值为(69.19±10.69)kg,BMI平均值为(26.03±3.20)kg/m2,腰围平均值为(89.95±9.48)cm,高血压平均病史为(13.85±10.49)年,baPWV平均值为(1782.70±308.87)cm/s,ABI平均值为(1.12±0.10)。  2.降压治疗前患者的平均SBP为(142.92±17.14)mmHg,降压治疗后为(131.78±7.36)mmHg,降压治疗前后平均DBP分别为(81.49±10.01)mmHg和(80.22±6.31)mmHg,平均PP分别为(61.43±14.06)mmHg和(51.57±7.81)mmHg,平均MAP分别为(101.97±10.98)mmHg和(97.41±5.57)mmHg,由此可以看出血压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两组间进行比较,P值均<0.05,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差异有意义。对血糖血脂进行比较,FBG、TC、TG、也较治疗前有所下降,HDL-C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值<0.05,而LDL-C则没有明显下降。说明在降压治疗的同时应用远程管理方式的模式可以帮助老年高血压患者取得显著的降压疗效。  3.将SBP、PP、MAP分别与baPWV做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其B值分别为9.87、6.33、10.50,P值均<0.05,再分别与ABI做单因素线性回归,B值分别为-0.002、-0.001、-0.002,P值均<0.05,表明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以上血压指标与动脉僵硬度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在调整性别、年龄、BMI、FBG、TC、TG、HDL-C等因素后,结果没有发生改变。而DBP在未调整时,与baPWV、ABI无相关性,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仅与baPWV表现出相关性。  4.用SBP_SD、CV、VIM三个指标分别代表收缩压变异性,与baPWV、ABI做线性回归分析,其中SBP_SD与baPWV和ABI的回归分析显示,B值分别为11.11和-0.003,P值均<0.05,从统计学角度看,差异有意义。CV与baPWV在调整混杂因素前后也均与baPWV有相关性,其B值分别为1597.04和1326.63,与ABI做单因素分析时,没有表现出相关性,在调整其他因素后,表现出相关性,其B值为-0.340,P值<0.05。VIM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与baPWV和ABI均呈线性相关,P值均<0.05,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差异有意义。说明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长时血压变异性的大小可以显著影响患者的动脉僵硬度。  5.患者降压治疗前平均baPWV为(1782.70±308.87)cm/s,治疗后为(1732.43±261.73)cm/s,降压治疗前平均ABI为(1.12±0.10),治疗后为(1.14±0.08),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差异有意义;再根据性别、年龄进行分组分析,男性、女性、60-70岁、71-80岁也均出现下降趋势,P值均<0.05,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差异有意义。对于ABI来说,在女性患者和60-70岁年龄阶段的患者有明显上升,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差异有意义,而在男性患者和71-80年龄段的患者中,P值>0.05,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  6.对SBP差值与baPWV差值、ABI差值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BP差值与baPWV差值相关,而与ABI差值不相关,在调整混杂因素后,上述结果没有改变,DBP差值与SBP差值相似,与baPWV差值在单因素分析中,表现出相关性,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结果没有发生改变,但与ABI差值无明显相关性。在性别分组分析中,男性无论是SBP差值还是DBP差值,都与baPWV差值和ABI差值没有相关性,女性中,SBP差值仅与baPWV差值呈线性相关,与ABI差值无相关性,DBP差值与baPWV差值、ABI差值均呈线性相关。在年龄分组中,60-70岁患者,SBP差值和DBP差值都与baPWV差值有相关性,而与ABI差值不相关,70-80岁患者,SBP差值和DBP差值与baPWV差值的下降、ABI差值的上升都没有关系。  结论:  长时血压变异性会对动脉僵硬度产生影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及综合管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baPWV值,而ABI没有明显变化。尤其是降低收缩压,对60-70岁女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