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技术平台替代速度研究——以存储技术平台为例
【6h】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技术平台替代速度研究——以存储技术平台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在新、旧技术平台竞争过程中,尽管新技术平台在技术性能方面明显优于旧技术平台,且终端用户渴望采用更高性能的新技术平台,但新技术平台替代旧技术平台的速度却显著不同。例如,在我国电视机行业,彩色CRT电视机取代黑白电视机时间长达16年,而平板电视机仅用5年就取代彩色CRT电视机。现有技术平台竞争文献关注的是,网络效应和临界规模用户如何导致平台领导者实现“赢家通吃”的市场主导地位,但是,对于新技术平台何时取代旧技术平台,已有文献缺乏足够的关注。例如为什么平板电视机能较快取代彩色CRT电视机,而彩色CRT电视机取代黑白电视机需要花费更长时间?探究技术平台替代速度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导致差异化的替代速度,对于技术平台竞争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计量分析与系统性综述相结合的方法对技术平台竞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全景回顾,在共词分析和聚类分析基础上,本研究将平台竞争文献归纳为四个理论视角:技术管理理论视角、产业组织理论视角、战略管理理论视角以及创新扩散理论视角。这些理论视角从不同层面分析影响技术平台替代的影响因素,但鲜有文献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分析技术平台替代速度。本研究认为,作为嵌入在创新生态系统且与生态系统内用户和互补者存在相互依赖关系的核心技术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为理解技术平台替代速度影响因素提供了恰当的研究视角。其次,本研究以存储技术平台的代际演化作为案例研究背景,探讨CD对软盘的替代、DVD对CD的替代,以及BD对DVD的替代,并从技术柔性和互补平台规模两方面刻画新技术平台面临的挑战和旧技术平台扩展的机会。  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平台替代速度是涉及新、旧技术平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在文献[3]提出的技术平台替代速度框架基础上,进一步从技术柔性和互补平台规模两方面衡量新技术平台发展的挑战和旧技术平台扩展的机会,案例研究结果基本证实了该理论框架的有效性。(2)以存储技术平台为例的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新、旧技术平台达到最快替代速度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新技术平台技术柔性程度较高、互补平台规模较大,且旧技术平台技术柔性程度较低、互补平台规模较小;或者,新、旧技术平台互补平台规模相同,而新技术平台技术柔性程度高,旧技术平台技术柔性程度低。新、旧技术平台达到中等替代速度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新技术平台技术柔性程度较高、互补平台规模较大,且旧技术平台技术柔性程度较高,互补平台规模较小。(3)通过跨案例分析发现,存在上述理论框架之外的技术平台替代速度影响因素,如互补品技术性能优劣、标准是否统一等。(4)案例分析结果部分支持技术柔性与互补平台规模之间的相互强化效应。在软盘、CD、DVD、BD存储技术平台分析中,只有CD、DVD技术柔性和互补平台规模之间的关系具有相互强化效应。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包括以下两方面:(1)扩展了文献[3]的研究,提出影响新技术平台发展的挑战和旧技术平台扩展机会的因素。文献[3]提出新技术发展的挑战和旧技术扩展的机会决定了技术替代速度。然而,对于他们的研究并未具体阐明哪些因素构成了这种“挑战”或“机会”。本研究认为新技术平台发展中遇到的挑战、旧技术平台扩展机会涉及到技术柔性程度和互补平台规模两方面因素。(2)在技术平台替代速度影响因素研究中引入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当前技术平台之间的替代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大量互补平台嵌入核心技术平台组建的生态系统之间的替代,现有文献主要基于技术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视角,从技术层面、企业层面、市场层面、用户层面探讨技术平台替代,鲜有文献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探讨创新生态系统内核心技术平台和互补平台特征对技术平台替代速度的影响。因此,本文引入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探究替代速度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已有文献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