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武汉市“医漂族”聚居区生活空间研究——以武汉同济医院周边为例
【6h】

武汉市“医漂族”聚居区生活空间研究——以武汉同济医院周边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自1985年医疗体系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医疗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现象日益严重,致使病患及家属涌向大城市优质医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医漂族”,并在医院周边社区形成极具中国特色的“医漂族聚居区”。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健康日益被重视,国家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该群体及其聚居区研究提供了政策指引。因此,从生活空间视角对“医漂族”聚居区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拓展关于特定人群对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并为老旧社区改造及政策调整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故本文以武汉市同济医院周边社区为调研地点,以“医漂族”及其聚居区生活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典型社区的调研访谈以及POI大数据量化分析相结合,对武汉市“医漂族”聚居区生活空间的演化、特征、问题及优化策略进行系统研究。  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其中,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并对相关概念做出界定,对国内外研究予以综述。第二章为研究设计,介绍了本次研究的主题、调查和观察的对象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三章为武汉“医漂族”聚居区生活空间的演化,对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医疗政策以及相对应的社区特征进行探讨,明确生活空间的演化历程。第四章为武汉“医漂族”聚居区生活空间的特征,首先对群体属性和特征进行描绘,其次从居住空间、消费空间和休闲空间三个维度对“医漂族”聚居区日常活动空间的核心特征进行分析。第五章为武汉“医漂族”聚居区生活空间的问题与优化策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对此类聚居区现有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第六章为结论和展望,主要对研究结论予以总结,对论文的不足之处予以讨论。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住房及医疗市场化改革的主导下,“医漂族”出现,并带来武汉同济医院周边社区生活空间分化,其演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7年间萌芽阶段-同质化特征、1998-2008年间的初期阶段-异质化特征逐渐增强和2009-2018年间的发展阶段-突出的异质性特征。(2)武汉“医漂族”聚居群体存在以下特征:多来自武汉周边小城市,以陪护病人、治疗癌症和做试管婴儿居多,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外界社会交往持排斥态度,但群体内部有较强的社会认同和互相帮助。(3)武汉“医漂族”聚居区居住空间虽然设施齐全,但面积极小,建筑老旧,环境较差,然而,“医漂族”对居住的满意度并不在意,只要可以有价格低廉、靠近医院且可以做饭的居所就可以凑合过;同济医院周边经济设施受医院影响以餐饮和医药类居多,而医漂族的消费空间按照就医、买菜、买日用品和买衣服的顺序,从社区内向周边蔓延,并延伸至网络空间;休闲空间方面,同济医院周边休闲设施较为丰富,但受限于身体状况和经济压力,租住在这里的“医漂族”的休闲行为局限在家里,以手机网络休闲和聊天等低消费的静态休闲为主。(4)在宏观维度进行医疗资源调控、中观维度寻求城市非正式性在空间和制度的合理定位,微观尺度基于以人为本理念进行生活空间改造,是改善当前“医漂族”聚居区生活空间问题的良好思路。

著录项

  • 作者

    翟文雅;

  •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大学;
  • 学科 城乡规划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江萍;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医漂族聚居区,生活空间,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