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涉药网络舆情政府回应效果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基于近10年药品事件的案例分析
【6h】

涉药网络舆情政府回应效果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基于近10年药品事件的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中央和国家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医疗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与人民分享改革的红利,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强调,要把完善医疗体系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同时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已取得重大进步,但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医疗体系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我国旧医疗体制改革采用的是医疗市场化导向,公医不公、医疗腐败、药价虚高、药品质量问题多发、城镇医药资源不均,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没药用、用不起药,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与医药生态的不适应间的矛盾日益明显。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出现,人们借助发达的互联网对某些涉药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等在网络上发表自已的认知、情绪、态度、观点,在互联网上传播形成涉药网络舆情,如2016年的山东问题疫苗事件、2018年的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这些涉药网络舆情又由于与普通大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粘合度高,爆点多、传播快、代入感强,影响范围广,对现有医疗体制改革带来挑战,给涉药网络舆情的政府回应带来极大的挑战。  在持续政府回应的要求下,涉药网络舆情的政府回应已经被提上重要的进程,引起了党和国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都期盼着回应关切,解决人们关切。然而,由于药品发展不平衡性,涉药网络舆情的突发性,政府本位观念深,政府官员的涉药网络舆情回应能力弱等原因,涉药网络舆情政府回应还存在回应不及时、回应措施不完善、回应效果差影响政府公信力、回应问责制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在构建服务型政府、回应型政府、法治型政府的大环境下,如何提升涉药网络舆情政府回应的效果,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本论文通过对近十年的20例涉药网络舆情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对案例中涉药网络舆情政府回应的效果进行评估,对影响政府回应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根据定量分析排列出涉药网络舆情政府回应的主要影响因素,如政府为人民服务至上的价值追求、网络舆情的诉求、政府的语言行动制度、公检法的联合一致行动、中央政府/上级政府的介入。从主要影响因素的角度提出,提升涉药网络舆情政府回应效果的策略及建议,一是从政府回应的理念方面,树立为人民服务至上的价值追求、透彻了解网络舆情的诉求。二是从政府回应行动方面,切实发表声明与采取行动、要求公检法联合统一行动、重大事件由中央政府上级政府的介入、应关注网络并充分利用网络。三是从政府回应的制度建设方面,加强组织建设、能力建设、机制制度建设和信息系统建设。

著录项

  • 作者

    刘敏雅;

  •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建青,朱仲南;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药品事件,网络舆情,政府回应;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