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鄱阳湖越冬期游禽多样性及部分物种的生态习性
【6h】

鄱阳湖越冬期游禽多样性及部分物种的生态习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越冬期游禽多样性

1.1.1 数量分布

1.1.2多样性的时空动态

1.1.3 人类活动对多样性的影响

1.2 越冬期游禽生态习性

1.2.1 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

1.2.2 取食策略

1.2.3生态位分化与重叠

1.2.4栖息地选择

1.3 鄱阳湖越冬期游禽多样性及生态习性研究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研究地区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和气候

2.1.3 生物资源

2.2 调查区域

第3章 鄱阳湖越冬期游禽多样性

3.1.1 调查方法

3.1.2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鄱阳湖越冬期游禽多样性

3.2.2 鄱阳湖白沙洲自然保护区越冬期游禽多样性

3.2.3 鄱阳湖垦殖场越冬期游禽多样性

3.3 讨论

3.3.1 物种组成

3.3.2 国家级保护动物及优势种

3.3.3 多样性

第4章 鄱阳湖部分游禽的时间分配和行为节律

4.1.1 调查方法

4.1.2 数据处理

4.2 结果

4.2.1 鄱阳湖大型游禽的时间分配

4.2.2 鄱阳湖中小型游禽的时间分配

4.2.3 鄱阳湖大型游禽的行为节律

4.2.4 鄱阳湖中小型越冬游禽的行为节律

4.3 讨论

4.3.1 游禽的行为时间分配

4.3.2 游禽的行为节律

第5章 鄱阳湖部分游禽的取食策略

5.1.1 调查方法

5.1.2 数据处理

5.2 结果

5.2.1 鄱阳湖大型游禽的取食方式

5.2.2 鄱阳湖中小游禽的取食方式

5.2.3 鄱阳湖大型游禽的取食频次

5.2.4 鄱阳湖中小型游禽的取食频次

5.2.5 鄱阳湖大型游禽的取食持续时间

5.2.6 鄱阳湖中小型型游禽的取食持续时间

5.2.7 鄱阳湖游禽的食物处理时间

5.2.8鄱阳湖游禽的取食和行走频次

5.3 讨论

5.3.1 游禽的取食方式

5.3.2 游禽取食频次及影响因素

5.3.3 游禽单次取食持续时间

第6章 鄱阳湖部分游禽的栖息地选择

6.1.1 调查方法

6.1.2 数据处理

6.2.1 鄱阳湖越冬期游禽生态位分化

6.2.2 大尺度下游禽的栖息地选择

6.2.3 游禽的栖息地选择

6.3 讨论

6.3.1 鄱阳湖游禽的生境利用和生态位分化

6.3.2 景观尺度下游禽的栖息地选择

6.3.3 游禽的栖息地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1.鄱阳湖越冬期游禽多样性  2018年10月—2019年1月、2019年10月—2020年1月及2020年10月—2021年1月,对鄱阳县白沙洲自然保护区和3个垦殖场(五星垦殖场、恒湖垦殖场和康山垦殖场)游禽的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鄱阳湖4个地区共记录游禽4目4科24种77757只,其中国家II级保护动物:小天鹅Cygnuscolumbianus和白额雁Anseralbifrons。鄱阳湖保护区游禽种类(21种)明显高于3个垦殖场(15种),说明保护区对游禽多样性的维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优势种主要为雁鸭类,3个垦殖场的优势种除雁鸭类外还有凤头??Podicepscristatus和灰翅浮鸥Chlidoniashybrida,表明人工生境是自然生境的重要补充,能为游禽提供临时栖息地和觅食地。  2.鄱阳湖部分游禽的时间分配、行为节律和取食行为  2019年10月—2020年1月和2020年10月—2021年1月,对鄱阳湖五星垦殖场及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湖池、朱市湖的游禽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时间分配:11种游禽的主要行为均是取食和休息,且取食行为占比均超过30%,这种行为模式是游禽越冬期的普遍行为模式,与能量积累密切相关。日均温对游禽的时间分配有一定的影响,游禽会通过增加取食或增加休息的方式来应对寒冷的冬季。在不同生境中,游禽会选择不同的策略,如鸿雁Ansercygnoid主要在草洲取食(64.49%),绿翅鸭Anascrecca主要在浅水休息(44.53%),这主要与食物的分布有关。性别对于游禽时间分配无显著影响,这是因为在越冬时期,游禽的主要目的是储存能量,并无交配繁殖的需求,且雌雄个体的体型类似。  (2)行为节律:鸿雁、豆雁Anserfabalis、绿翅鸭的取食高峰均出现在早晨(8:00—9:59)和傍晚(16:00—16:59),灰雁Anseranser和斑嘴鸭Anaszonorhyncha的取食行为的早高峰(10:00—10:59)出现较晚,晚高峰出现较早(14:00—14:59、15:00—15:59),表明同一水域觅食的游禽会选择错峰取食,减少竞争。6种游禽都在中午时段出现休息高峰,这是因为中午温度较高,鸟类不需要通过增加额外的运动来维持身体的体温,而是通过休息减少能量消耗。运动高峰均出现在清晨、中午和傍晚三个时段,这与取食和休息行为的交替相关。游禽的修整行为总是出现在休息前后,因此修整行为的高峰总是出现在休息高峰的前后。  (3)取食行为:11种游禽取食方式相似,均以头颈取食为主(43.41%—80.77%),但不同游禽之间体型差异较大,取食水深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产生取食空间生态位分化,减少食物因素的生态位重叠带来的种间竞争。大型游禽如鸿雁、豆雁、白额雁和灰雁取食频次均低于10t·min-1,而中小型游禽如绿翅鸭、赤颈鸭Marecapenelope、赤麻鸭Tadornaferruginea等取食频次较高,高于15t·min-1,这表明取食频次可能与游禽的体型有一定的关系。小天鹅在上午(8:00—10:59)的取食频次显著低于中午(11:00—13:59)及下午(14:00—16:59),推测可能是因为上午温度较低。绿翅鸭在上午的取食频次显著高于中午及下午,推测可能是绿翅鸭为弥补夜间消耗的能量而增加取食频次。不同游禽单次取食持续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小天鹅、鸿雁、灰雁、斑嘴鸭、赤颈鸭和绿头鸭Anasplatyrhynchos的单次取食持续时间都随着取食水深而增加,表明游禽的体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取食持续的时间。  3.鄱阳湖部分游禽的栖息地选择与利用  2018年10月—2019年1月、2019年11月—2020年1月和2020年11月—2021年2月,对鄱阳湖3个垦殖场不同生境的游禽分布进行调查,对小天鹅、鸿雁、豆雁、白额雁4种游禽的稳定栖息地进行研究,结果如下:  (1)游禽的生境利用和生态位分化:浅水(41.74%)和草洲(37.85%)是游禽数量最多的两个生境,其相似度也最高(0.433),这与游禽的生态习性相适应。小天鹅、鸿雁、豆雁和白额雁的生态位重叠度较高(0.911、0.844),这是因为4种游禽的生态习性相似,资源竞争激烈,难以形成较大的分化。而重叠度较低的种对,如小天鹅-斑嘴鸭(0.390)和小天鹅-绿翅鸭(0.388),由于体型差异较大,实现了空间生态位的分化,从而实现种间共存。  (2)栖息地选择:500m、1000m和3000m尺度下,小天鹅、鸿雁、豆雁和白额雁栖息地的主要生境类型均为水域,占比74.35%—99.21%之间。4种游禽均为植食性动物,主要取食植物的根茎,水域生境中的大量水生植物能保障其食物来源。4种游禽在不同的景观尺度下均有一定比例的农田生境,因此这些游禽在水域中食物短缺时可以转移到人工生境(农田)中取食稻谷。微生境尺度下,游禽的栖息地的基质类型分为水、植被和泥三种,影响其微生境栖息地选择的因素均为安全性(距干扰源距离和隐蔽性)、水因子和食物因子三类。  游禽栖息地的保护中,一方面需要减少栖息地周围的人为干扰因素,另一方面需要保持栖息地具有一定的水域面积和植被盖度,以确保游禽的栖息环境的安全性和食物资源的充足。此外,鄱阳湖区周边的农田,有时也是大量游禽如豆雁、鸿雁、小天鹅的临时觅食场所,建议在有大量雁形目鸟类出没的稻田区域,收割时保留部分谷物,给这些大型游禽提供辅助的食物资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