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鸡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角色形象研究
【6h】

金鸡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角色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1.女性主义研究现状

2.角色理论研究现状

3.电影女性形象研究现状

4.金鸡百花电影节及电影奖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及问题

1.研究方法

2.研究问题

(五)理论基础和核心概念

1.理论基础

2.核心概念

一、金鸡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角色形象典型类型

(一)牺牲与奉献:“完美”的贤妻良母

(二)个性与欲求:“张扬”的大众情人

(三)坎坷与坚强:“隐忍”的女强人

二、再现女性:最佳女主角角色形象建构分析

(一)金鸡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角色形象总体呈现

1.外在表象的建构

2.内在性格的建构

3.伦理身份的建构

4.职业身份的建构

(二)期待、冲突与妥协:最佳女主角角色透视

1.叙事下女性面临的角色期待

2.个体多重角色的冲突与融合

3.女性的角色表现与社会地位

三、金鸡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角色形象建构的影响因素

(一)政治因素:评奖制度的官方色彩

(二)经济因素:电影行业卷入市场化

(三)文化因素:父权制倾向和规范

(四)社会因素:大众审美观念消费化

四、金鸡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角色形象现实观照和文化思考

(一)最佳女主角角色形象现实观照

1.妇女社会地位发展状况

2.电影相对反映女性现状

(二)最佳女主角角色形象文化思考

1.沿袭:传统性别角色定型

2.游离:自我找寻的迷茫

3.渐生:女性独立意识觉醒

五、结语

(一)总结

(二)展望

(三)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一)中文类参考文献

(二)外文类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金鸡百花电影节中最佳女主角电影角色统计表

(二)电影导演及编剧名单

展开▼

摘要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最佳女主角获奖演员饰演的角色受到主流社会认可,一定程度反映女性社会生存现状,并影响大众对女性的认知。本文运用文本分析、统计分析和个案分析的方法,基于女性主义理论和角色理论,对金鸡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的角色形象进行研究,尝试梳理和归纳电影中女性形象的特点、影响女性形象再现的因素,并结合女性发展现状进行思考。  第一部分通过整体感知,梳理金鸡百花电影节中最佳女主角奖获得者的角色形象主要包括哪些类型。观看电影发现,贤妻良母、大众情人以及女强人这几类女性银幕形象比较突出。  第二部分建构形象框架,运用角色理论对女性角色进行分析。从表象、性格、伦理身份和职业身份四个方面对金鸡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角色形象进行文本分析,发现青年女性占比过半,外形漂亮的女性占比近七成;女性角色的性格趋向多元化;母亲和妻子是女性扮演的主要家庭角色;近七成女性拥有职业,主要包括农业工作者、教师、服务业人员等。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从家庭延伸到职业,当女性的多重角色间发生冲突时,女性选择性的回归家庭,女性生产领域方面的表现较少影响大众对其社会地位的评价。  第三部分,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方面分析女性在电影中为何会呈现上述形象,对女性形象塑造背后的权力运作关系做出分析和解释。金鸡百花电影节具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在评奖上坚持政治正确导向;市场经济发展推动女性生存状况改善,电影行业趋向市场化和商业化;父权制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限制着女性在银幕中的表现;消费文化入侵,公众消费审美观念发生变化,电影中的女性被当作消费商品。  第四部分,对金鸡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角色形象进行现实观照和文化思考。金鸡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角色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发展与变化,限制女性发展的障碍也有所呈现。电影中有的女性角色是传统文化中理想女性的重复生产和再现;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游离的女性试图发声,但是由于其本身对自我的认识还不足够,呈现出迷茫的特征;还有一些女性角色尝试突破二元对立的分工,显示独立自主的女性精神。  最后一部分对金鸡百花奖最佳女主角角色形象进行回顾。尽管随着现实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电影相应的在创作时对女性群体的变化进行了再现,金鸡百花奖最佳女主角扮演的一些角色在大胆追求爱情和理想的过程中对自我进行积极探索。但从总体来看,传统性别观念仍然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在政治、文化、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女性表达仍然遭遇困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