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机制的问题与应对
【6h】

我国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机制的问题与应对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个案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五)研究框架

二、独狼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及特征

(一)独狼恐怖主义犯罪的界定

1.独狼恐怖主义概念的学理争议

2.本文关于独狼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界定

3.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之区分

(二)独狼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

1.袭击主体独立零散,随机性显著

2.袭击方式趋向灵活,隐蔽性极高

3.袭击目标范围广泛,危害性较大

4.袭击行为易于效仿,示范性极强

5.网络恐怖渗透凸显,互动性更强

三、我国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机制的现状与不足

(一)我国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机制的现状

1.我国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立法现状

2.我国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力量设置

3.我国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情报共享

(二)我国当前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机制的不足

1.侦防立法体系尚需完善

2.侦防部门深入协作缺失

3.反恐情报共享交流不畅

4.反“独狼”侦防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5.网络安全监管存在漏洞

四、我国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机制的完善

(一)完善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立法体系

1.严格限定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主体范围

2.增设“实施恐怖活动罪”

3.针对涉恐音视频相关行为加强立法监管

4.完善技术侦查措施的具体运用机制

(二)强化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协作机制

1.重视国内合成作战

2.加强国际反恐合作

(三)完善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情报体系

1.构筑全方位的反恐情报搜集体系

2.建立高效的情报研判分析机制

3.充分发挥大数据情报技术优势

(四)构建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管控一体化模式

1.强化危险物品管控

2.加强“独狼”动态监控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有组织恐怖主义向个体恐怖主义转变的进程中,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作为恐怖主义犯罪个体化趋势的表现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大多数学者从犯罪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而对我国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机制的现状深挖较少,对侦防机制剖析不足,同时提出的治理对策缺乏侦查对策的支撑。因此,以侦防一体化为视角展开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机制的研究应当成为反恐实践的重点。通过梳理独狼恐怖主义的学理争议,可以更好地把握独狼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综合学界研究来看,对独狼恐怖主义概念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人数范围上的差异和意识形态的有无。虽未形成统一的基本概念,行动的个体性、意识形态的政治性和宗教性仍是界定独狼恐怖主义犯罪的关键,意识形态也是区分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动机的主要因素。根据统计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中的相关案件信息可以得出,无论是袭击主体、袭击方式、袭击目标、袭击行为还是网络恐怖主义的渗透,独狼恐怖主义犯罪都显现出鲜明的特征。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独狼恐怖主义犯罪的侦防机制,应在把握独狼恐怖主义犯罪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探索侦防实践,立足侦防现状剖析目前侦防机制存在的不足。在“全民反恐”的理念指导下,我国构建了初步的立法体系,设置了多元化的侦防力量,建立了共享型的情报信息平台。虽然侦防工作有效性已初步显现,但不可否认,我国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机制在立法完善、情报共享、侦防队伍、网络监管等方面尚存完善之处。为了改善侦防机制已有的不足,我国应当以立法为主导,率先完善独狼恐怖主义犯罪立法工作,形成完备的反“独狼”立法体系;以侦防协作为重点,通过国内国外两股侦防力量的合力,打好反恐的主动战、攻坚战、整体战;以情报导侦为核心,构筑全方位的情报搜集体系,加强情报研判分析能力,形成完善的反“独狼”情报体系;以侦防管控一体化为依托,强化危险品管控,加强“独狼”动态监控,为独狼恐怖主义犯罪侦防机制的完善提供安全保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