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应用解剖学测量
【6h】

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应用解剖学测量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材料:

方法:

结果

统计学处理方法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

附录C综述:髋关节外科脱位应用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国外虽然有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应用解剖学测量,但国内尚无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应用解剖学测量文献。此次实验为国内首次髋关节应用解剖学测量,一方面用以比较国内外测量结果有无差异性,另一方面为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提供更为丰富的解剖学依据。
  方法:
  选择5具(10侧髋部)新鲜尸体(男2,女3),4具新鲜尸体标本经颈总动脉注入稀释肝素钠后,待血管内血栓充分溶解后,经颈总动脉回抽至无法抽出液体。经颈总动脉注入染色聚氯乙烯200-300ml,待聚氯乙烯充分聚合后,侧卧位(方便解剖测量)按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行相关解剖学测量。观测的内容:①分别测量闭孔外肌、闭孔内肌水平处,旋股内侧动脉距离转子间嵴的距离,测量旋股内侧动脉距离小转子之间的距离。②观察并记录旋股内侧动脉在股骨后方走形特点,以及旋股内侧动脉深支进入髋关节关节囊后在股骨颈上走形特点。③观测旋股内侧动脉与臀下动脉分支所形成吻合血管支的特点。
  结果:
  ①旋股内侧动脉距离小转子平均距离17.20±2.25mm,旋股内侧动脉在闭孔外肌水平距离转子间嵴平均距离6.60±1.43mm,旋股内侧动脉在闭孔内肌水平距离转子间嵴平均距离11.30±1.70mm。②在股骨颈后上方旋股内侧动脉深支进入关节囊,股骨颈上终末血管支行走顺时针范围10:00至12:30。股骨颈下终末血管支行走顺时针范围5:00至6:30。股骨颈上终末血管支进入滋养孔的位置距离关节边缘:平均4.5mm(范围3-10mm)。
  结论:
  ①大转子支是手术中确认旋股内侧动脉深支重要的解剖学标志。②股方肌上端、下孖肌下端的旋股内侧动脉即距离转子间嵴6.60±1.43mm以内及股骨颈后上方及稍前方属危险区域。③臀下动脉分支与旋股内侧动脉深支所形成的吻合血管支对于股骨头血液供应至关重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