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隐名股权执行异议之诉裁判困境研究
【6h】

隐名股权执行异议之诉裁判困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资本市场的繁荣,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名义股东代实际出资人持有股权的现象频现。隐名股权的最后一公里——司法强制执行的问题却始终未被解决,《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以下简称“《九民纪要》”)对此作出了努力,但隐名股权执行异议之诉的裁判困境仍然存在。  当名义股东债权人依据对名义股东债权的生效裁判文书,申请对其名下的隐名股权强制执行时,实际出资人往往会提起执行异议,通常情况下无论法官裁定停止执行或准予继续执行,双方都会提起执行异议之诉,以维护自身利益。此时法院在执行异议之诉审理中面临裁判困境,应当以权利外观主义支持名义股东债权人,还是以实际权属原则保护实际出资人?这就涉及对股权归属、商事外观主义的探讨以及《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的“不得对抗第三人”如何解释。遗憾的是,现行法律相关问题并未作出统一规定。司法实践及司法解释也未统一裁判标准。学界对于该问题作出了激烈的讨论但无确切结论,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范研究,鲜有全面进行实证分析的研究。  隐名股权被法院强制执行进而引起执行异议之诉时,实际出资人能否排除非基于股权交易的名义股东债权人对股权的强制执行?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的相关法律文书为研究对象,从裁判文书中分析提炼裁判观点并回应学界争议,探究此类案件的裁判路径。实证分析表明,司法界存在对第三人解释不统一、法官有滥用商事外观主义之嫌、裁判混乱等问题,同时也印证了学界对此类问题的担忧。本文的结构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论。首先通过最高人民法院裁判观点相悖的两个案例提出本论文的问题,然后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对隐名股权执行异议之诉裁判相关的股权代持协议法律性质、第三人是否限于交易第三人、实际出资人能否排除强制执行进行文献综述,并介绍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部分是立法沿革及解读。通过梳理相关裁判依据的立法沿革,在立法沿革的基础上,从立法本身探究立法目的,解读立法原意,并结合司法、学者对诸如第三人、股权登记的商事外观主义、隐名股权执行异议之诉裁判的解释加以分析。  第三部分是实证分析。对隐名股权的执行异议之诉的300份裁判文书进行实证分析,展现该类案件的时间、地点、审级、裁判观点等分布特征,以法官支持名义股东债权人或支持实际出资人分为两类,考察法官对第三人的解释和适用权利外观主义的情形。  第四部分是学理分析。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剖析此类案件类案不同判的原因,并对隐名股权执行异议之诉的相关问题诸如股权归属、第三人的范围、商事外观主义进行学理分析,以求从理论上寻找解决方法。  第五部分是裁判进路。基于实证分析、学理分析及《九民纪要》的观点,提出商事外观主义通常适用于股权交易情形,例外适用于隐名股权出质担保一般债权的观点,并就完善执行异议之诉的裁判提出三项建议:裁判应判断股权归属、第三人应解释为善意交易人、法官应坚持实质审查原则审理案件。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