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修复对洋澜湖富营养化与生态状态的影响:基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的评价
【6h】

生态修复对洋澜湖富营养化与生态状态的影响:基于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的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生态系统状态的重要指标。本论文对湖北洋澜湖应用多重联合手段的生态修复进行研究,探讨生态修复对湖泊质量的影响。本文比较了洋澜湖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实施水域(修复区)和未实施水域(未修复区)的水质和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群落差异,并对湖泊生态状态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除夏季外修复区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 a)浓度分别为1.12mg/L、0.03mg/L、3.67μg/L显著低于未修复区(2.41mg/L、0.17mg/L、67.92μg/L),修复区透明度(SD)为192.8cm显著高于未修复区(31.7 cm)。共发现底栖动物30种,隶属于3门4纲12科,其中修复区28种,未修复区19种。修复区与未修复区软体动物的平均密度分别为369.3ind/m2和34.7ind/m2,平均生物量(湿重)分别为102.9g/m2和37.2g/m2。未修复区中国长足摇蚊密度显著高于修复区。耐污值指数和多度量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修复区生态系统状态优于未修复区。本研究结果表明,结合透明度改善、鱼类控制与沉水植物重建等手段为主的湖泊修复能改善水质和生态状态。

著录项

  • 作者

    吴家乐;

  •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暨南大学;
  • 学科 水生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正文;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湖泊,生态修复,富营养化,生态状态;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