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研究
【6h】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国际背景

1.1.2国内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海洋经济发展历程

1.2.2关于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的研究

1.3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3.3 数据来源

1.4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

2.1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定义

2.2理论基础

2.2.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2.2.2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协同理论

2.2.4生态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及综合评价

3.1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3.1.1 海洋经济总体实力显著增强

3.1.2 海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3.1.3 海洋经济布局更加合理优化,但沿海地区间发展仍不平衡

3.1.4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3.2中国沿海地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

3.3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3.3.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评价指标体系

3.4数据处理

3.5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系统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综合评价

3.5.1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系统综合评价

3.5.2中国沿海地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综合评价

第四章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证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耦合理论及其应用

4.1.2可变模糊识别

4.1.3变异系数

4.2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水平评价与分析

4.2.1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承载力的时间演化分析

4.2.2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承载力的空间演化分析

第五章 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指导建议

5.2.2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国愈加紧密的对本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做出部署,全球经济向海发展的趋势越发明显。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的战略地位被提升到空前高度。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使得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建设海洋强国的短板。本文选用我国沿海11省份2006-2016年的相关数据,从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构建海洋经济发展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从海洋资源、环境污染、环境治理、自然灾害等四个方面构建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采用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对我国沿海11个省市的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综合运用模糊聚类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梯度划分,深入探讨其时空演化特征与规律,以全面了解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情况与地区发展差距。研究结论如下:  我国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沿海地区各省市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的耦合度水平逐年提升,沿海各地区间耦合协调度的离散程度呈下降趋势,各地区的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差异逐渐缩小,地区间海洋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趋势显现。从空间维度来看,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发展布局逐渐优化,2006年高、中、低水平耦合地区比例为1∶3∶7,2011年及2016年这一比例为4∶4∶3,不仅整体的耦合协调水平跨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地区间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发展的布局更加合理,但与此同时,地区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沿海地区间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水平发展情况仍不容乐观,发展较好的地区与发展落后的地区差距悬殊,需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因此,为实现我国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高水平耦合协调发展,文章从破除行政壁垒;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发展格局;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与蓝色生态屏障等方面出发,分别从宏微观角度提出促进我国海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加快实现我国海洋经济与海洋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