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对卵巢早衰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水平的影响
【6h】

针刺对卵巢早衰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激素水平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POF诊断标准

3. POF的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

3.1. 遗传与POF

3.2. 自身免疫与POF

3.3. 医源性因素与POF

3.4. 感染、环境及先天性酶缺乏与POF

4. POF的西医治疗

4.1 激素补充治疗

4.2 干细胞治疗

4.3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

5.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基础研究

5.1. 下丘脑与神经内分泌调控

5.2. 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与调控

5.3. 卵巢激素分泌与调控

6. POF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7. 中医对POF的认识

7.1. POF的中医病名

7.2. POF的中医病因病机

8. 中医药治疗POF的现状

8.1. 临床研究

8.2. 实验研究

9. 针灸治疗POF现状

9.1. 临床研究

9.2. 实验研究

10.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取穴依据

第一部分POF大鼠模型的构建及针刺对POF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1. 目的

2. 材料

3. 方法

3.1 实验动物

3.2 实验分组

3.3 实验模型

3.4 干预措施

3.5 阴道涂片

3.6 染色方法

3.7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大鼠一般情况

4.2 阴道涂片

5. 讨论

第二部分针刺对卵巢早衰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1. 目的

2. 材料

2.1 主要仪器

2.2 主要试剂

3. 方法

3.1 实验动物

3.2 实验分组

3.3 实验模型

3.4 干预措施

3.5 标本采集

3.6 HE染色

3.7 卵泡计数

3.8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卵巢子宫重量

4.2 HE染色

4.3 卵泡计数

5. 讨论

第三部分针刺对POF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1. 目的

2. 材料

2.1 主要实验试剂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 方法

3.1 实验动物

3.2 实验分组

3.3 实验模型

3.4 干预措施

3.5 样本的采集

3.6 ELISA操作步骤

3.7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各组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组织的激素表达

4.2 各组大鼠外周血清激素水平的表达

5. 讨论

5.1 AMH与POF

5.2 INHB与POF

5.3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与POF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实验技术路线图

(二) ELISA实验标准曲线图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刺对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大鼠卵巢病理改变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y ,HPO)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卵巢早衰的作用与机制。  方法:  将40只动情周期正常的SPF级SD雌性大鼠纳入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构建卵巢POF大鼠模型。针刺组和西药组在造模成功后开始治疗。西药组每天采用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灌胃治疗;针刺组选取穴位百会(GV 20)、关元(CV 4)、子宫(CX-CA1),三阴交(SP 6)、合谷(LI 4)、太冲(LR 3),采用平补平泻法每天治疗一次,治疗时间为15min。模型组不做治疗但同样固定15min,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期间及造模后采用阴道涂片观察大鼠动情周期改变,持续治疗一个月后进行取材,用精密电子秤称重大鼠卵巢、子宫湿重,采用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采用3D扫描计数各级卵泡数量;ELISA检测下丘脑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垂体组织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和卵巢组织中雌二醇(E2)的表达及外周血中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抑制素B(INH B)、GnRH、FSH、LH和E2的表达水平。  结果:  1.体重变化结果:造模前:各组大鼠体重一致(P>0.05)。造模结束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体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结束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西药组大鼠体重升高(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阴道涂片结果:正常组大鼠动情周期为4-5天;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主要表现为动情周期延长和持续的动情间期;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西药组大鼠动情周期改善,逐渐出现稳定的动情周期。  3.卵巢、子宫湿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卵巢、子宫湿重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西药组则明显增加(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HE染色结果:正常组大鼠各级卵泡轮廓清晰、形态规则,颗粒细胞层排列均匀致密。模型组各级卵泡数减少,闭锁卵泡增多,卵泡变形且颗粒细胞排列紊乱,间质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增生。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西药组闭锁卵泡明显减少,卵泡形态改善,颗粒细胞排列更加均匀。针刺组和西药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  5.卵泡计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从原始卵泡到排卵前的各级卵泡数明显减少(P<0.05),闭锁卵泡数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西药组原始卵泡、初级、窦前、窦卵泡和排卵前卵泡都不同程度增加(P<0.05),而闭锁卵泡则明显减少(P<0.05)。针刺组和西药组之间的各级卵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6.ELISA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GnRH、FSH和LH水平显著升高(P<0.05),E2、INHB和AMH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和西药组GnRH、FSH和LH表达降低,E2、INHB和AMH表达则不同程度升高(P<0.05);针刺组和西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CTX腹腔注射给药可减轻大鼠体重并使大鼠动情周期紊乱,能成功构建POF大鼠模型。  2.针刺可以增加POF大鼠卵巢、子宫重量,调节大鼠紊乱的动情周期,并改善大鼠卵巢组织的病理学形态,增加各级卵泡数量。  3.针刺可调整POF大鼠HPO轴紊乱的激素水平,这可能是针刺治疗POF的作用机制之一,同时也从实验角度证实了针刺的整体调节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