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问题研究——以瑞康医药为例
【6h】

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的问题研究——以瑞康医药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架构与创新

1.3.1 论文架构

1.3.2 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风险管理理论

2.1.2 委托代理理论

2.1.3 应收账款证券化原理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3 案例介绍

3.1 案例背景分析

3.1.1 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现状

3.1.2 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现状

3.1.3 医药流通行业应收账款证券化现状

3.2瑞康医药基本信息

3.3 瑞康医药应收账款证券化项目介绍

3.3.1应收账款证券化项目基本情况

3.3.2应收账款证券化项目运行现状

4 案例分析

4.1 瑞康医药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情况分析

4.1.1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动因

4.1.2 风险隔离手段及效果

4.1.3 信用增级方式及效果

4.2 瑞康医药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存在的问题

4.2.1 无法实现应收账款出表融资

4.2.2 证券化融资成本较高

4.2.3 基础资产缺乏债权保障

4.3 瑞康医药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交易结构的风险隔离机制缺失

4.3.2 基础资产质量有待提高

4.3.3 信用风险管控流程不完善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瑞康医药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改进建议

5.2.1 改善证券化的交易结构

5.2.2 加强基础资产管理

5.2.3 优化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十年,国家加大城乡医药保障投入和人民卫生保健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医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医药商品的销售催生了万亿级的医药流通市场。随着医药改革政策“两票制”的实施,一方面,医药流通行业内并购重组现象增加,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医药流通企业的议价能力下降导致其应收账款快速增长,企业需要更多的流动资金来支持运营扩张。除了传统的债务融资外,部分医药流通企业出于战略和财务动因,发行了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融资,然而这种融资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对资产证券化的文献和理论进行了梳理,基于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原理,对瑞康医药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瑞康医药证券化融资两类问题,一是由于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缺失,现有交易结构不能有效实现破产隔离,基础资产未真实销售,导致无法实现应收账款出表融资,进而加重了公司的负债和整体财务风险。对此本文优化了交易结构,采取将基础资产全部真实出售给信托,降低风险自留比率等措施,使得交易结构满足风险隔离的要求,从而能够实现应收账款出表融资。二是受基础资产质量的限制,瑞康医药应收账款证券化的融资成本高于贷款成本以及行业同期产品利率,未实现降低融资成本的初衷。对此本文从加强应收账款周转率以及集中度管理两个角度出发,借鉴同行业对比公司九州通的经验,以此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此外,本文结合风险管理理论,对信用风险管控流程进行了改进,添加了销售合同控制环节,使得债权能够有效确认,降低因债务人违约导致的基础资产损失,从而保障基础资产的债权。本文结合证券化理论与实践经验,希望上述问题及解决方案对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具有借鉴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冉琼;

  •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暨南大学;
  • 学科 管理学;会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谭跃,姚晓华;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医药流通企业,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