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及膜污染特征研究
【6h】

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及膜污染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处理方法

1.3 MBR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处理研究进展

1.4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A/O-MBR对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研究

2.1引言

2.2材料与方法

2.2.1实验材料

2.2.2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

2.2.3 DNA提取方法

2.2.4ARGs检测方法

2.2.5菌群结构分析方法

2.2.6 EPS和SMP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2.2.7污泥特征组分检测方法

2.2.8有机官能团的检测方法

2.2.9污泥粒径分布方法

2.2.10其他分析测试方法

2.3结果与讨论

2.3.1污泥浓度变化

2.3.2COD、氨氮、硝态氮、总氮的出水浓度变化

2.3.3 活性污泥中的ARGs

2.3.4膜泥饼层中的ARGs

2.3.5微生物群落结构与ARGs的关系

2.3.6 EPS及SMP组成变化与ARGs的关系

2.3.7污泥特征组分与ARGs的关系

2.3.8污泥的有机官能团与ARGs的关系

2.3.9污泥粒径与ARGs的关系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 PAC–MBR对污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研究

3.1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结果与讨论

3.3.1污泥浓度变化

3.3.2COD、NH4+-N、NO3--N、TN的出水浓度变化

3.3.2活性污泥中的ARGs

3.3.3膜泥饼层中的ARGs

3.3.4检测基因与int1的关系

3.3.5微生物群落结构与ARGs的关系

3.3.6 EPS及SMP的组成变化与ARGs的关系

3.3.7污泥的特征组分与ARGs的关系

3.3.8污泥的有机官能团与ARGs的关系

3.3.9污泥粒径与ARGs的关系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膜污染特征及其去除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机制研究

4.1引言

4.2材料与方法

4.2.1膜泥饼层的收集方法

4.2.2 EPS和SMP的提取及测定方法

4.2.3 有机官能团检测方法

4.2.4其它分析测试方法

4.3.1跨膜压差

4.3.2粒径

4.3.3生物量

4.3.4特征组分

4.3.5有机官能团

4.3.6 EPS和SMP的组成

4.3.7微生物群落结构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葛程畅;

  •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 学科 建筑与土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真虎,胡晶莉;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