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源对抗中的多波段干扰研究
【6h】

无源对抗中的多波段干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概述

摘要

§1.1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2无源对抗中多波段干扰的实施办法

§1.3本文所要完成的工作

参考文献

第二章红外/紫外复合辐射谱的形成

摘要

§2.1红外装药的成分选择理论依据

§2.2红外装药的配制方案

2.2.1可燃剂的选择

2.2.2氧化剂的选择

2.2.3工艺附加物的选择

2.2.4组分的确定

§2.3紫外装药的成分选择及配制方案

2.3.1选择方案

2.3.2紫外装药的成分

2.3.3紫外产生材料的选择

§2.4红外/紫外复合辐射谱的形成

2.4.1红外辐射谱的形成

2.4.2紫外激辐射谱的形成

参考文献

第三章多波段干扰气悬体的成分确定

摘要

§3.1红外吸收气悬体的理论选择依据

3.1.1有机物红外吸收谱

3.1.2无机物的红外吸收谱

§3.2紫外气悬体吸收物质的选择依据

§3.3红外吸收气悬体和紫外吸收气悬体的物质确定

3.3.1红外吸收气悬体的物质选择

3.3.2紫外吸收气悬体的物质选择

参考文献

第四章多波段干扰气悬体粒子的散射性能分析

摘要

§4.1·基本问题

§4.2标量波动方程的解

§4.3气悬体粒子的散射场表达式

§4.4气悬体粒子的消光效率因子

§4.5气悬体粒子的散射相函数

§4.6计算结果

4.6.1 Qe,Qs和Qa与粒子直径d的关系

4.6.2入射电磁波波长,直径一定时粒子的相函数φ(θ)~θ

参考文献

第五章气悬体对任意入射电磁波的透射理论和计算结果

摘要

§5.1基本理论

§5.2辐射传递方程的求解问题

§5.3气悬体粒子对任意入射电磁波的透射率表达式

§5.4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

第六章气悬体中毫米波干扰物的组配

摘要

§6.1毫米波干扰物的一般原理

6.1.1毫米波干扰物的产生及发展

6.1.2毫米波箔条的有效散射面积

6.1.3毫米波箔条的平均有效散射面积

§6.2单位体积内箔条数量的确定

6.2.1箔条对毫米波的衰减

6.2.2单位体积内箔条数量的确定

参考文献

第七章测试方案及结果

摘要

§7.1红外吸收谱的测试

§7.2气悬体对红外热像仪/红外辐射计的干扰

7.2.1气悬体对红外热像仪的干扰作用

7.2.2气悬体对红外辐射计的干扰

§7.3红外/紫外复合辐射谱的测试

7.3.1红外辐射谱的测试

7.3.2紫外辐射谱的测试

7.3.3测试结果

§7.4气悬体对毫米波的衰减测试

7.4.1测试原理

7.4.2测试结果

参考文献

结束语

本文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广义上讲,任何意义上的雷达或探测器的正常工作都必须建立在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固有特征差异的基础之上。雷达,激光(主动,半主动)和微米探测器依靠来自目标的回波,需要目标与背景对入射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反射率;而红外和部分毫米波探测器(被动)则依赖于目标和背景之间对某个特定波段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发射本领。如果在目标于背景之间设置障碍,消除,减弱或欺骗这种形式上的差异,无论是雷达,激光(主动,半主动)和微光,或者是红外和毫米波(被动)探测器,都将无法工作。基于上述原则,作者们从两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了对付工作在多种模式的制导武器的办法。方案一实质上是一个新型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