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卒中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针药结合治疗缺血性卒中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诊断标准

1.2.2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诊断标准

1.2.3 缺血性卒中的西医诊断标准

1.2.4 血管性痴呆的西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法

2.3.2 对照组

2.3.3治疗组

2.4 观察指标

(1)主要观察指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 。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安全性观察

2.7 不良事件及处理

2.8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一般资料分析

3.2 临床疗效观察(应用MMSE减分率计算方法进行疗效评定)

3.3 MMSE量表评分比较

3.4 ADL量表评分比较

缺血性中风后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1.1.1 髓海不足

1.1.2 久病耗损

1.1.3 情志所伤

1.1.4 痰浊闭窍

1.1.5瘀阻清窍

2 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2.1关键部位性脑梗死

2.2腔隙性脑梗死

2.3脑血流减低

2.4脑白质疏松

2.5神经联络通路中断

2.6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和Binswanger病(

3 “调神益智”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选穴依据

4 自拟益智调神汤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处方依据

5 观察指标的选择

6 研究结果分析

6.1两组治疗前基线比较

6.2认知能力评分比较

6.3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7 存在问题与展望

7.1 存在问题

7.2 展望

附表1 老年呆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试行标准)

附表4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综述

1.中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病名与病位的认识

2.中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2.1髓海不足

2.2久病耗损

2.3情志所伤

2.4痰浊闭窍

2.5瘀阻清窍

3.中医药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3.1经方治疗

3.2自拟方治疗

3.3中成药治疗

4.针灸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进展

4.1头针

4.2电针

4.3眼针

4.4舌针

4.5耳穴

4.6穴位注射

4.7针药结合

4.8艾灸

4.9综合疗法

5.小结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调神益智”针法联合自拟方益智调神汤治疗缺血性卒中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评价针药并用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疗效,以期优化治疗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所有患者均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住院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的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调神益智”针法联合益智调神汤组)和对照组(单纯“调神益智”针法组)。两组均进行脑血管病的基础治疗及“醒脑开窍”针法,对照组采用“调神益智”针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自拟方益智调神汤。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8d,于治疗前、治疗 28d、治疗后 3 个月(随访)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bil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进行评估,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分析。  结果:  1.一般资料: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文化程度、病程、病情分布程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2.临床疗效方面(应用MMSE减分率计算方法进行疗效评定):  (1)治疗28天:治疗组中基本控制0例,占总例数的0%,显著进步3例,占7%,进步27例,占64%,无变化12例,占29%,恶化0例,占0%,临床总有效率71.4%;对照组中基本控制0例,占总例数的0%,显著进步1例,占2%,进步18例,占45%,无变化19例,占48%,恶化2例,占5%,临床总有效率47.5%;两组治疗28d时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中基本控制0例,占总例数的0%,显著进步2例,占5%,进步26例,占62%,无变化14例,占33%,恶化0例,占0%,临床总有效率66.6%;对照组中基本控制0例,占总例数的0%,显著进步1例,占2%,进步18例,占45%,无效21例,占53%,恶化0例,占0%,临床总有效率47.5%;两组治疗后3个月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后3个月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3.MMSE量表评分改善:  (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28d、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28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28d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组内两两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与治疗28d、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与治疗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28d至治疗后3个月,两组MMSE评分均缓慢上升。  4.ADL量表评分改善:  (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28d、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28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28d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组内两两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与治疗28d、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与治疗后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28d至治疗后3个月,两组ADL评分均缓慢下降。  结论:  1.无论在近期疗效方面(治疗28d)还是远期疗效方面(治疗后3个月)“调神益智”针法联合益智调神汤与单纯“调神益智”针法均能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2.近期疗效方面:在认知能力改善方面,“调神益智”针法联合益智调神汤优于单纯“调神益智”针法,但在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别。  3.远期疗效方面:在认知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方面,“调神益智”针法联合益智调神汤与单纯“调神益智”针法均无明显差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