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空纤维透析膜的制备、传质特性及其在低温保存中应用研究
【6h】

中空纤维透析膜的制备、传质特性及其在低温保存中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相关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膜分离技术

1.1.2透析膜分离技术

1.2研究现状

1.2.1膜的制备

1.2.2膜组件及其传质过程研究

1.2.3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研究

1.3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2.1本章概要

2.2引言

2.3浸没沉淀相转化法成膜理论基础

2.3.1成膜体系的热力学性质液-液分层

2.3.2瞬时分层和延时分层

2.4实验设备及纺丝工艺流程

2.4.1中空纤维纺丝机

2.4.2中空纤维膜制备过程

2.5结果与讨论

2.5.1纺丝参数对中空纤维膜宏观结构的影响

2.5.2纺丝参数对中空纤维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随机分布的中空纤维透析器管外传质的模拟

3.1本章概要

3.2中空纤维表面质量流量恒定时透析器的管外传质

3.2.1理论模型

3.2.2传质系数

3.2.3模拟条件

3.2.4结果与分析

3.2.5本节小结

3.3中空纤维表面浓度恒定时透析器的管外传质

3.3.1理论模型及模拟条件

3.3.2传质系数

3.3.3数值方法

3.3.4结果与分析

3.3.5本节小结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透析法去除低温保护剂

4.1引言

4.1.1低温生物学简介

4.1.2低温保存简介

4.2常规去除低温保护剂方法及透析方法的提出

4.2.1手工清洗方法

4.2.2机械清洗方法

4.2.3透析清洗方法

4.2.4实验设备的搭建

4.3透析法去除DMSO保护剂

4.3.1间歇流、连续流清洗方式

4.3.2间歇流清洗方式去除保护剂

4.3.3连续流清洗方式去除保护剂

4.4透析去除冰冻红细胞中甘油保护剂

4.4.1替代血液实验

4.4.2红细胞清洗实验及检测

4.4.3本节讨论

4.5自动控制清洗系统的设计

4.5.1系统构成

4.5.2清洗程序设置

4.5.3自动控制部分的设计

4.5.4本节讨论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本文的主要结论

5.2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血液净化等生物医学相关领域。常用膜组件的形式为中空纤维式的透析器,结构与管壳式的换热器非常类似。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中空纤维膜本身的研究、膜组件的传质过程的研究以及新的膜分离应用领域的开发。本文的研究工作也围绕这样一条主线完成。 (1)本文首先制备中空纤维膜。浸没沉淀相转化法是最主要的制备中空纤维膜的方法,采用相转化干.湿纺丝工艺,以PAN/DMF/水(聚丙烯腈/二甲基甲酰胺/水)为三元制膜体系,以聚乙二醇PEG400作为成孔添加剂,运用自行加工设计的芯液桶、喷丝头等关键部件,实验制备了可以用于血液透析的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膜。通过显微镜观察中空纤维膜内径、外径、壁厚等宏观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膜横断面及表面其他微观结构。探讨了纺丝液的压力、喷丝头尺寸、芯液压力以及卷绕速率等对中空纤维膜宏观结构(外径和壁厚)的影响。结合相转化法成膜理论,分析目前存在大孔缺陷的原因,找到改良中空纤维膜结构,避免缺陷的基本方法。结果表明:喷丝头尺寸对膜宏观结构起决定性影响,喷丝头尺寸越大,所得的中空纤维膜的尺寸也越大;纺丝液压力增大,纤维膜的内、外径、壁厚均增加;芯液压力增大,纤维膜的内外径增加,壁厚减少;适当增大喷丝头尺寸,减小纺丝液和芯液压力,可以减少纤维表面的穿孔,改善纤维膜的结构性能。 (2)本文其次使用Matlab软件,同时考虑透析器外壳内壁面的影响和中空纤维随机排布的影响,通过假定恒定中空纤维表面浓度和恒定浓度流量两种类比传热问题中经常采用的边界条件,数值模拟了管外流场充分发展情况下,中空纤维透析器的管外传质,计算了透析器管外流场及浓度场分布以及不同填充密度情况下透析器管外传质系数,考察了壁面、中空纤维的随机排布方式、填充密度、管外流体的平均流速等对管外传质的影响,并与忽略壁面影响的结果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受中空纤维随机排布的影响,管外流场存在沟流现象,局部填充密度的不同导致流场分布不均匀;随机排布的方式对传质系数有较大的影响,但相比忽略壁面影响时的影响要小;管外流速越大,传质系数也越大;在所研究的中空纤维填充密度范围内(10%~50%),随着填充密度的增大,透析器的管外传质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变化幅度均较小,存在一个最佳的填充密度;与忽略壁面影响时的值比较发现,在填充密度较小时,壁面对传质有促进作用,填充密度较大时,则相反。 (3)本文最后将透析膜分离方法应用到低温生物学领域,特别是细胞低温保存过程中低温保护剂的去除。成功搭建实验装置,研究各种因素对细胞溶液中渗透压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析液侧预填充亚高渗的低温保护剂溶液或者高渗的盐水溶液,能够有效减缓初始时的渗透压突变。随着清洗过程进行,逐步加速血液和透析液的流速可以增大清洗效率,缩短清洗所需要的时间。两者结合可以得到最佳的清洗程序。 分别运用透析法和常规离心方法做了去除红细胞低温保护剂甘油的实验,新方法冰冻-复温.洗涤后的红细胞计数回收率(%)为89.71±2.46(平均值±标准偏差),血红蛋白回收率(%)为84.93±4.64,上清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g/L)为0.66±0.13,所得冰冻-复温-洗涤后的红细胞悬液的渗透压(残余甘油的含量)为340.33±20.56mOsm,与传统离心方法所得结果相当,均达到了国家对冰冻洗涤红细胞的质量标准要求。清洗一个单位冰冻红细胞需要用时30-40分钟,远小于离心方法所需要的约2个小时。结果表明:与常规的离心洗涤法比较而言,本文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安全地去除低温保存细胞悬浮液中的低温保护剂。 设计自动控制的清洗系统,初步调试结果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潜力,表明该系统将在医院、血液中心和细胞库等部门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