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䈅湿返成筒工艺研究
【6h】

小䈅湿返成筒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引言

1.2传统制丝、织绸工艺概述

1.2.1传统制丝工艺概述

1.2.2传统双绉织物织造工艺概述

1.3传统浸泡工艺的研究现状

1.3.1浸泡助剂

1.3.2浸泡工艺

1.4干燥工艺的研究现状

1.4.1蒸汽干燥

1.4.2微波干燥

1.4.3红外干燥

1.5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6.1研究内容

1.6.2技术路线

第二章小(或)湿返成筒干燥装置的设计与干燥工艺研究

2.1引言

2.2.1卷绕成形机构

2.2.2干燥方式

2.2.3车厢保温系统设计

2.2.4卷绕干燥系统的设计

2.2.5丝道干燥系统的设计

2.2.6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2.3红外加热干燥工艺的研究

2.3.1试样制备

2.3.2实验条件

2.3.3实验方法

2.3.4丝纤维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2.3.5红外加热干燥工艺对成筒丝片回潮率的影响

2.4红外加热干燥工艺对成筒丝片性能的影响

2.4.1对成筒生丝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影响

2.4.2对成筒生丝抱合性能的影响

2.4.3对成筒生丝表面形貌的影响

2.5小结

第三章小鲮真空浸泡工艺的研究

3.1引言

3.2正交实验设计

3.2.1正交实验中因素、水平的选定

3.2.2小(或)真空浸泡正交表的设计

3.3小(或)真空浸泡装置

3.4实验材料

3.5实验仪器

3.6试样制备

3.7.1生丝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性能测试

3.7.2生丝抱合性能测试

3.8正交结果分析

3.8.2实验结果直观分析

3.9小结

第四章小(或)湿返成筒工艺对丝织物性能的影响

4.1引言

4.2实验材料

4.3实验仪器

4.4试样制备

4.5实验条件

4.6织物性能测试

4.6.1织物拉伸性能测试

4.6.2织物撕破性能测试

4.6.3织物耐磨性能测试

4.6.4织物悬垂性能测试

4.6.5织物折皱回复性性能测试

4.6.6染色绸质量测试及评定

4.7小(或)湿返成筒工艺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4.7.1对织物拉伸性能的影响

4.7.2对织物撕破性能的影响

4.7.3对织物耐磨性能的影响

4.7.4对织物悬垂性能的影响

4.7.5对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影响

4.7.6小(或)湿返成筒工艺对染色绸性能的影响

4.8小结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传统制丝、织绸工艺流程冗长繁琐,制丝企业缫丝后的小(竹或)生丝需经过复摇、编丝、成绞、打包、成件后出厂交易,织绸企业购得绞装生丝需经拆包、绞丝浸泡、晾丝等工序才能络丝成筒,且在络丝时由于绞丝浸泡和晾丝过程中丝条容易缠结而断头,周转环节多、资金占用周期长,劳动效率低、用工成本高。对于丝、绸一体的加工企业,织造原料直接来自本企业缫丝生产,迫切需要通过缩短制丝、织绸中不必要的编丝、成绞、打包、拆包等工序,探索新的加工模式。为此,本文研究了制丝、织绸过程中的生丝加工新工艺,将缫丝后所得的小(竹或)生丝直接经真空浸泡后络丝干燥成筒——简称为“小(竹或)湿返成筒”,本课题的研究对提高丝、绸一体的加工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丝需经过浸泡处理后才能进行织造,而小(竹或)真空浸泡后的湿丝条若不经干燥直接卷绕到筒子上,会存在简装丝结块、粘连、难退绕等问题,须对湿小(竹或)的丝条在卷绕到筒子的过程中进行干燥。因此,小(竹或)湿返成筒的关键在于探索小(竹或)真空浸泡工艺以及湿小(竹或)丝条干燥成筒的问题。  由于目前国内外暂无合适的湿小(竹或)生丝干燥成筒设备,本文首先在精密络筒机的基础上采用红外加热技术,设计一种可干燥丝条的小(竹或)湿返成筒干燥装置,选择不同红外灯管、改变红外灯管位置以及红外设定温度,根据回潮率、生丝强伸力、抱合等测试结果,确定最优干燥工艺。然后,采用正交L9(34)的实验方法,研究小(竹或)真空浸泡助剂用量、浸泡时间以及真空次数对缩短流程后的生丝强伸力、抱合等性能的影响,得出小(竹或)真空浸泡最优方案:最后,在合作企业的支持下,将“小(竹或)湿返成筒工艺”所得生丝与现有常规丝、绸生产工艺所得的生丝,经并丝、倍捻、蒸筒、倒筒、织造、精炼和染色加工,然后对22组织物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验证小(竹或)湿返成筒工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1)自行研制的小(竹或)湿返成筒干燥装置采用镀金加热管产生红外辐射,对卷绕的丝片与丝道中的丝条分别加热,采用PID调节自动控制加热温度。实验得到该装置最优的小(竹或)湿返成筒干燥工艺为:镀金红外加热管,卷绕系统红外灯管距丝片15cm,设定温度55℃;丝道红外灯管距丝条22cm或16.5cm,设定温度40℃。小(竹或)湿返成筒干燥工艺所得生丝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抱合、表面微观形态均与传统工艺所得生丝相差不大,因此,本课题研制的小(竹或)湿返成筒干燥装置及设定的最优干燥工艺能满足湿小(竹或)丝条干燥成筒要求。  (2)采用正交优化的实验方法对小(竹或)真空浸泡工艺进行研究,通过直观分析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浸泡工艺因素的主次以及各因素的优水平,最优组合为浸泡助剂用量为700mL,浸泡时间为3h,真空次数为15次。最优组合工艺条件下所得丝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抱合等性能优于经过复摇整理、绞丝浸泡等工序后络丝所得的常规丝,其它指标无明显差异。  (3)经过对丝织物的强伸力、撕破、耐磨、悬垂、折皱回复性等性能测试分析,得到优于对照组的小(竹或)真空浸泡方案的试样工艺为:浸泡助剂用量为700mL,浸泡时间3h,真空次数为15次;对比染色绸的上染率、耐摩擦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等染色性能可知,小(竹或)湿返成筒工艺对丝织物的染色性能影响不大。  以上结果表明:小(竹或)湿返成筒工艺制得生丝可用于剑杆织机织造,且对所织绸的性能影响不大,证明小(竹或)湿返成筒工艺可以替代传统加工工艺,缩短制丝、织绸加工流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