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光质对三叶青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研究
【6h】

光质对三叶青生长及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文献综述

1.1 三叶青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分布

1.2 三叶青黄酮类成分研究现状

1.3. 类黄酮化合物合成及相关酶的研究

1.4 光质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2 不同光质处理的三叶青生理生化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讨论与结论

3 不同光质对三叶青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和分析

3.3 讨论与结论

4 不同光质处理下三叶青总黄酮合成的初步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选用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植物的三叶青(Tetrastigmatis hemsleyani Diels et Gilg)为试验材料,对其一年生已初生块根的扦插苗施以光质处理(白、红、黄、绿、蓝),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光合特性、有效成分含量以及不同生育期酶活性,探讨不同光质对于三叶青生长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1)蓝光处理下的三叶青长势最佳,其叶长、茎长最长,比叶重最高,叶片颜色为深绿色,新梢展叶快,株形较为饱满,且蓝光处理下其叶片中可溶性氨基酸含量最高,说明蓝光对三叶青生长有利。  (2)不同光质处理下,Chla、Chlb和Chla+Chlb的含量变化规律为,红光>绿光>白光>蓝光>黄光,Chla/b依次为蓝光>红光>绿光>白光>黄光;红光提高LSP、LCP、Gs和Tr,降低Rd;蓝光处理下Pn显著高于其他光质处理。不同光质处理下的三叶青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其峰值蓝光和白光较高,其他较低。  (3)总体来讲,叶片中总黄酮含量略高于块根,叶片中的总黄酮含量依次为:白光>黄光>红光>蓝光>绿光;块根中的总黄酮含量依次为:绿光>蓝光>黄光>红光>白光。PAL活性在红光处理下最高,绿光处理下最低,且全生育期中变化幅度不大。叶片中CHS活性各光质处理均低于对照,而其在块根中,各光质均或大或小提高了酶活性。CHI酶活性总体上看为蓝光处理最高,对照组 CHI酶活性在块根中显著低于其他组处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