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江天目山金钱松自然群落特征及种群动态研究
【6h】

浙江天目山金钱松自然群落特征及种群动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2珍稀濒危植物群落的研究综述

1.3金钱松的研究综述

2 研究地概况、研究方法及研究技术路线

2.1研究地概况

2.2研究方法

2.3研究技术路线

3天目山金钱松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3.1金钱松群落特征的研究

3.2金钱松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3.3小结

4天目山金钱松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

4.1金钱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

4.2金钱松种群的高度级结构分析

4.3金钱松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分析

4.4金钱松种群的生存分析

4.5金钱松种群的更新

4.6小结

5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5.2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金钱松(Pseudolarix kaempferi)隶属于松科金钱松属,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物种,零星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模式标本采自浙江,与巨杉(Se-quoiadendron giganteum)、南洋杉(Araucaria araucana)、金松(Sciadopitys verticillata)和雪松(Cedrus deodara)合称世界五大优良庭院观赏树种。本研究采用典型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对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金钱松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对金钱松群落特征及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其结论如下:  (1)天目山金钱松群落主要呈零星块状分布于潮湿、土层深厚、山陡沟深的地段,群落植物种类丰富,涉及维管束植物84科190属262种(含种下级单位,下同)。植物区系组成以北温带分布、东亚-北美洲间断分布和东亚分布类型占优势,其次是泛热带分布类型。区系中出现的旧世界热带分布、东亚-北美洲间断分布等性质的属,说明天目山金钱松群落区系在属级水平上具有较高的古老性和联系的广泛性。  (2)按照Raunkiaer生活型谱统计,天目山金钱松群落中高位芽植物、攀缘植物和地面芽植物明显占优势,小高位芽植物和矮高位芽植物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其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乔木层树种比较单一,灌木层树种相对较为丰富,草本层植物最为丰富。金钱松常以共优种或次生种和其他阔叶树种组成混交林,群落组成以落叶乔木为主,且各样地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3)金钱松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H')草本层(2.31~3.63)最高,其次是灌木层(1.79~3.15);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λ)草本层(0.05~0.44)最高,其次是灌木层(0.06~0.27);Pielou均匀度指数(E)草本层(0.80~0.97)最高,其次是乔木层(0.75~0.94)。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变化较小,草本层的变化较大,物种数总体先升后降,然后再升高,呈现双峰变化。  (4)天目山金钱松种群的径级结构和高度结构均呈倒金字塔型,存活曲线属于Deevey-I型,种群生存率函数S(i)、累计死亡率函数F(i)、死亡密度函数f(ti)和危险率函数λ(ti)均呈现前期锐减、中期趋于稳定、后期衰退的特征。种群的生存率趋势表现为单调递减,而累计死亡率趋势表现为单调递增,且两者互补;从整体趋势来看,天目山金钱松种群的生存率曲线和累计死亡率曲线降、升均较为平缓,并无骤减、骤增现象。

著录项

  • 作者

    王晨晖;

  •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
  • 学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小德;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金钱松,树种资源,群落特征,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