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6h】

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绪论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

(一)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界定

1.湿地的概念

2.湿地资源的性质与权属

3.湿地的价值体现

4.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涵义及利益关系

(二)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理论

2.生存伦理理论

3.环境正义理论

二、我国地方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现状及评价

(二)扎龙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实践

(三)黑龙江三江源湿地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四)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模式

(五)鄱阳湖湿地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六)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

(七)浙江省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实践

(八)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地方实践的启示

三、考察国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的借鉴

(一)美国的“零净损失”机制

(二)欧盟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实践

(三)荷兰湿地恢复政策

(四)澳大利亚国家湿地政策

(五)日本的湿地保护立法

(六)巴西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保护

(七)英国流域的生态效益补偿法律保护

(八)加拿大湿地自然保护区立法

(九)韩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实践

(十)我国与国外生态补偿机制的比较借鉴

四、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借鉴

(一)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国内外分析与借鉴

1.流域生态补偿的国外经验

2.流域生态补偿的国内经验

(二)矿山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国内际经验与借鉴

1.国外矿山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政策

2.国内矿山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政策

(三)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分析与借鉴

1.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政策

2.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政策

五、构建我国湿地的生态补偿机制

(一)逐步健全与明确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

1.湿地生态补偿义务承担主体

2.湿地生态补偿的受偿主体

3.湿地生态补偿的范围

4.湿地生态补偿的标准

5.湿地生态补偿的方式

(二)建立、健全湿地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

1.建立健全湿地生态补偿的管理机构

2.建立健全湿地生态补偿管理公务合作机制

3.健全湿地开发风险评估制度

4.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公众参与机制

(三)逐步健全湿地资源保护的实施机制

1.建立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领导政绩考核制度

2.实行湿地开采强制许可证制度与恢复治理保障金制度

3.发展湿地开发产业一体化制度

4.建立湿地生态补偿金监管制度

5.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协商平台与仲裁制度

(四)湿地分类保护管理制度体系

1.实行湿地分类规划制度

2.实行湿地保护区分级、分区管理规定

3.健全国家湿地公园制度、相应开放湿地公园

4.建立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多用途管理区及季节性保护栖息地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湿地是重要的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是采用经济激励的事前补偿方式来保护湿地,可以在政府监管的基础上,将市场经济模式引入其中,具有灵活性与有效性。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在地方实践上已经初具规模,为湿地的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但多是分散、无统一标准的机制。湿地资源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零乱分散的制度存在跨区域或跨流域的运用上存在很大的限制。所以,现在我国急需一个国家层面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框架来为地方实践提供法律与制度的指导。笔者在分析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内外相关国家与地区的湿地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对比其他重点领域的生态补偿的实践经验。从明确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成要素入手,明确对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含义、补偿主体、补偿范围、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等方面。探讨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内容,健全湿地生态补偿管理公务合作机制;健立湿地开发风险评估;结合生态补偿发展湿地农业产业产业化模式;深化公众参与机制;实行湿地生态补偿金监管制度与政绩考核制度;完善湿地分类管理体系;配合法律文化机制宣传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旨在构建架构一个统一的国家层面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框架,使地方上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在此基础上,在统一制度指导下因地制宜的发展湿地生态补偿新模式。可以使湿地保护工作由面到点的去完善,从而史有效的解决湿地开发与保护的问题,达到保护湿地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