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粮食价格和成本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6h】

我国粮食价格和成本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1.2.2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研究方法

1.3.2论文框架与研究内容

1.4 本文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可能存在的创新

1.4.2 可能存在的不足

2.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

2.1 粮食价格、成本和农民收入的有关概念

2.1.1 粮食

2.1.2 成本

2.1.3粮食成本

2.1.4粮食价格

2.1.5农民收入

2.2粮食价格与成本相关理论

2.2.1产品市场理论与要素市场理论

2.2.2蛛网模型

2.2.3农业的弱质性理论

3.我国粮食价格成本和农民收入变动分析

3.1粮食价格变动趋势

3.2粮食成本变动趋势

3.3农民收入变动趋势

4.粮食成本和价格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

4.1粮食价格成本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与研究假设

4.1.1粮食价格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4.1.2粮食成本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4.1.3粮食价格和成本的互动关系

4.1.4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4.2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4.2.1数据来源与处理

4.2.2变量选取

4.2.3变量描述性统计

4.3平稳性检验与模型设定检验

4.3.1单位根检验

4.3.2 F 检验

4.3.3 Hausman 检验

4.4模型构建与回归估计

4.4.1 模型构建

4.4.2 模型回归与结果分析

4.4.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5考虑成本结构的模型

4.5.1 成本结构变量

4.5.2 成本结构模型构建和回归结果

4.5.3 稳健性检验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粮食既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又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因此粮食的价格成本变动,既关系到农民增收又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最重要的基本保障之一,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把粮食安全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稳定粮食产量必须“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并提出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而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今天,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离不开成本和价格作为信号指挥棒。粮食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对粮食产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通过市场成本和价格来保证作为粮食最直接生产主体的种粮农户的收益,从而提高种粮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产出进而保障粮食安全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结合基本经济理论,梳理了粮食价格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粮食价格、粮食成本和农民收入的历史变动,并基于中国26个省份2004—2017年稻谷、小麦和玉米数据,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成本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对成本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影响作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粮食名义价格提高和人均商品粮食增加是提高农民名义收入的关键因素,但剔除通货膨胀以后,实际价格对农民收入影响不显著,只有提高人均商品粮食产量是主要手段,农民粮食生产成本当中机会成本增加对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赵毅;

  •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 学科 农业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汪希成;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粮食生产,市场价格,成本变动,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