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研究
【6h】

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0.绪论

0.1研究背景

0.2研究意义

0.2.1理论意义

0.2.2现实意义

0.3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国内研究现状

0.3.2国外研究现状

0.3.3小结

0.4论文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0.4.1论文思路

0.4.2研究方法

0.4.3创新点与不足

1.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概述

1.1身份自觉

1.2党员身份自觉

1.3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

1.4大学生党员身份的内在规定性

1.4.1政治自觉

1.4.2思想自觉

1.4.3组织自觉

1.4.4作风自觉

1.4.5纪律自觉

1.5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实现过程

2.大学生党员实现身份自觉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2.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2.1.1党员身份的特性

2.1.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党员身份的必然要求

2.1.3民主和平等是党员身份的价值指向

2.1.4党组织与党员身份自觉相互促进

2.2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论述

2.2.1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员政治自觉的论述

2.2.2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员思想自觉的论述

2.2.3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员组织自觉的论述

2.2.4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员作风自觉的论述

2.2.5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员纪律自觉的论述

2.3实现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3.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

2.3.2适应国内外发展趋势的要求

2.3.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需要

2.3.4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3.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现状

3.1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积极方面

3.1.1政治立场坚定

3.1.2思想“总开关”把控较好

3.1.3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可度较高

3.1.4各方面作风总体向好

3.1.5底线意识较强

3.2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存在的不足

3.2.1政治理论素养有待增强

3.2.2思想入党有待深化

3.2.3第一身份认知存在偏差

3.2.4作风认知和践行有待加强

3.2.5纪律自觉有待强化

4.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存在不足的原因

4.1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主体认知困境

4.1.1大学生党员独特的心理特征

4.1.2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缺乏系统性

4.2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组织制度困境

4.2.1党员发展工作规范性有待加强

4.2.2大学生党员实现身份自觉的组织支撑有待加强

4.2.3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缺乏监督机制保障

4.3大学生党员实现身份自觉的现实困境

4.3.1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

4.3.2新媒体发展带来挑战

4.3.3党内外不良现象的消极影响

5.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实现路径

5.1提升理论素养,确保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正确方向

5.1.1促进政治理论学习与时政热点学习有机融合

5.1.2以自我教育提升理论学习的持续性

5.2强化思想引领,激发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内生动力

5.2.1主题教育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5.2.2以政治仪式强化使命担当

5.3加强支部建设,筑牢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组织堡垒

5.3.1积极推进学习型支部建设

5.3.2增强支部对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把控

5.4坚持作风护航,加强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实践锤炼

5.4.1推动作风教育常态化

5.4.2加强校园实践阵地建设

5.5夯实纪律防线,强化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制度保障

5.5.1完善和强化监督考评制度

5.5.2建立健全激励与奖励制度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问卷

后 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必须落实到每一个支部和每一名党员,实现全体党员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大学生党员不仅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鲜血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的排头兵,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深刻影响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个别学生党支部党员数量多、党建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党建工作形式化、基层党组织管理不规范、学生党建与学习“两张皮”等。因此,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如何激发每一位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实效性,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紧要任务和重要内容。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强调改变传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组织—学生”单向灌输模式,激发大学生党员的身份自觉性,提高大学生党员在基层党建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减负的同时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因此,对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研究尤为重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与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为依据,将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具体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组织自觉、作风自觉、纪律自觉五个方面的内容,并针对以上五方面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当前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从以上五个角度分析了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总之,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研究期望帮助大学生党员明确第一身份是党员,时刻牢记个人的责任和使命,为自身的成长成才提供不竭动力,助力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推进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提供帮助。  本文由绪论和五章主要内容组成。绪论部分主要是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现状、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等内容,为本研究夯实基础。  第一章对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核心概念作了全面解析,对身份自觉、党员身份自觉、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内涵做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内在规定性和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实现过程,为深刻理解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及后续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员、党员身份等重要论述,系统梳理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指导思想,为后续的调查研究做好理论支撑。  第三章是调查开展情况简述及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与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明确了当前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积极方面包括:大学生党员政治立场比较坚定、思想“总开关”把控较好、对党组织的认可度较高、作风总体向好、底线意识较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部分大学生党员政治理论素养有待加强、思想入党有待深化、第一身份认知存在偏差、作风认知和践行有待加强、纪律自觉有待强化等。  第四章围绕主体认知困境、组织制度困境、现实困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党员实现身份自觉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从党员“第一身份”的认知、理论学习效果、监督机制、组织支撑、现实挑战等多个方面分析。  第五章是关于实现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路径探析。针对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存在的问题,围绕政治自觉、思想自觉、组织自觉、作风自觉、纪律自觉五个层面,对实现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的正确政治方向、内生动力、组织保障、实践锤炼、纪律防线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实现大学生党员身份自觉、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